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江苏宿迁:网上结出致富茧
 

江苏宿迁:网上结出致富茧

来源:宿迁网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6-11-25   |  阅读次数:427次

 “在养蚕的过程中,村干部比养蚕户还操心,蚕房每天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简直是把养蚕当成了自己的事。”今年10月,正忙于照料晚秋蚕的江苏宿迁宿城区埠子镇蚕桑村蚕农何先生说,他家有4亩多桑树,养了3张蚕,因家里劳力少,蚕宝宝快结茧前忙不过来,村干部不仅来帮他照料蚕桑,还帮着在网上销售。

    埠子镇蚕桑村是一个有名的种桑养蚕特色村,该村总面积300万平方米(约4500亩),辖9个小组,3159人,耕地面积1897亩,其中桑地1595亩占84%,农田面积302亩占16%,蚕桑业大户46户。而在早期,这里农民绝大多数收入靠种植水稻、黄豆、玉米、小麦之类的常规农作物,既辛苦收入又低。后期,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因种桑养蚕渐渐发生了改变,由于种桑养蚕见效快,大部分村民们的农业收入全靠蚕桑种养,一直延续至今。

    为了让脱贫致富的群众继续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该村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采取市场引导、技术扶持、网络销售等措施,积极引导群众栽桑养蚕,在继续做好新植桑园的规划,科学谋划好蚕桑加工、销售和市场等相关工作的前提下,村党支部书记周炳均率先开淘宝店尝试触网销售经营;从常熟引进超千万元服装生产企业(影薇儿服饰)一个,从宿豫区引进亿元电商企业(疆北大叔)一个,村里新增就业岗位130多个;党支部开展三期专场电商培训,培训80人次左右,已新增加网店50个左右。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店”和“支部+电商+地产品”农村电商工作,多平台联合推广蚕丝被、桑叶茶、桑葚等蚕桑特色的商品,并已注册了“桑蚕姑娘”和“桑苗圃”两个商标,被宿城区农委作为市级“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提交申报。目前蚕桑村是埠子镇首家“中国淘宝村”落户和“农村淘宝”进驻村。


    同时,全村还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现有社员588户,占全村农户的75%,蚕桑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85%。合作社根据农民群众自身优势与上级部门技术培训,选择组建种植与养殖统一的专业队伍,提高种植养殖业的技术水平。今年将新建规模化厂房,面积4000平方米,成立“农产品物流销售中心”,为蚕桑产业提品、开发、销售提供了平台。截至目前该村14%的农户投身淘宝创业就业,全村淘宝店数已超过90家,直接带动就业356余人,快递、物流、包装等产业逐渐发展壮大。


    “我村蚕桑产业已进入了产、贮、加工、销、旅游一条龙良性发展态势,全村从事蚕桑专业人员已达1000多名,年人均纯收入达1.5万元。”周炳均说,“一村一品”示范村是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发挥农民自主创新积极性,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培育新农村建设优势产业,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的几年,一个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蚕桑村将呈现在众人面前。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