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临高:种桑养蚕特色产业致富农家
来源:今日临高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6-11-10
| 阅读次数:367次
“树林下养的鸡肉质细嫩味道香、营养价值高、在市场都非常抢手。”道德老村村民冯小胜告诉记者说,现在“道德鸡”已经打响了名气,临高、海口客商都来这里买他养的鸡。
日前,记者走进道德老村,在冯小胜的养鸡场看到蓝天、树林,还有上万只土阉鸡在丛林里悠闲地觅食,好一幅天然混成的美丽画卷……
据了解,现如今道德村已经成立了7个合作社,养了1万多只鸡,去年平均每户赚了8万多块,38户居民全部脱贫。尝到脱贫的甜头后,道德村的村民们舍弃桉树,整合30多亩土地用于种植桑树,把种桑养蚕作为当前发家致富的新举措。
临高县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精准发力,大力发展“一乡一品”“一村一业”农业产业,助推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当时很多人依靠种桑养蚕个个都脱贫致富了,我心里不甘。通过村委会打听,我把自己的脱贫意愿告诉给了公司,不到3天村委会就为我提供了一间不到40平方米的蚕房供我饲养。”多文镇美文村村民王天榕对记者说,“喂叶、除沙、上簇,采茧等前前后后才忙了14天,除去成本,我不知不觉就赚了1500多元。”
近年来,临高县把种桑养蚕当作一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贫困户脱贫、农民增收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因地制宜大力鼓励农民发展种桑养蚕业。多文镇委镇政府采取公司+农户等一系列措施,在推进种桑养蚕新产业过程中,减轻种植户的前期成本投入,大大提高了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
王天榕告诉记者说,当时,镇政府对她们说,贫困户只要有发展“种桑养蚕”的决心,就可以到村委会登记,县政府将加大对蚕桑产业的政策扶持,驻村的海南琼纺桑蚕发展有限公司承诺为美文村免费提供技术支持、提供优良蚕种,还负责上门收购农户的蚕丝。这一下子就吸引了本村7户贫困户加入。
南琼纺桑蚕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为了提高养蚕户的积极性,尤其是贫困户,该公司新种植户的桑苗款由公司先行垫付,在收茧时从农户的蚕茧收入中逐批扣除。小蚕在公司共育后由农户领回家里养殖,价格以海南最高价来收购,并以现金支付,同时公司技术人员还经常到田间,从桑苗种植管理一直到养蚕、收茧的各个技术环节,为农民提供全程的技术服务。
“养蚕确实比比种甘蔗养猪要强的多。” 多文镇美文村王天榕说,2筐蚕茧,平均17元一斤。一个月可以养2批蚕,种了5亩多桑树,每批蚕茧价格不定,这5亩多桑树养蚕收入有将近3万元。为此,过上好生活她更加有了信心。
为了让更多的贫困户能够实现脱贫,我县构建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让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发展为产业工人,让他们有更多更稳定的收入,在运作过程中,采用入股分享红利的运作方式,把农民与企业紧密结合,利益共存助力脱贫攻坚。“除了在公司上班有工资以外,每年都有分红,这样子就有了很大的收入来源。” 52岁的波莲镇美朗村贫困户陈全杰激动地对记者说。
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下,波莲镇940户贫困户通过委托村委会与天地人公司签订《波莲镇产业扶贫项目合作协议书》,同意将产业扶贫资金2535万元入股,公司承诺支付一定比例的运营受益,合作期限为15年。合作到期后,企业还将委托运营本金一次性返还给贫困户。
贫困户陈全杰告诉记者说,他把家里的闲置土地入股给公司了,前三年每年可以领到1200元的分红,后12年可以领到600元的分红。而且满15年后,公司还一次性返钱回来。据了解,天地人公司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当地贫困户入职就业,定期、不定期在产业园内开展指导培训,让其获得劳动技能,提升其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