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海南琼中村支书带头种桑养蚕 蚕宝宝吐出产值逾百万元
 

海南琼中村支书带头种桑养蚕 蚕宝宝吐出产值逾百万元

来源:海南特区报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6-11-02   |  阅读次数:336次

村民在蚕房

  琼中烟园村是全县唯一的苗族行政村,也是琼中有名的桑蚕村,2009年底,村干部带头种桑养蚕,并在全村推广,如今,全村168户村民中,有128户从事桑蚕养殖,种桑树面积近400亩,该村成立了烟园村养蚕合作社。截至上个月,全村12批蚕茧收入已达98万余元,预计全年收入超过120万元,种桑养蚕已成为烟园村村民脱贫致富的新道路。

    今年全村蚕茧产值达98万余元

    沿着215省道从琼中县城出发,十多分钟的路程便可以来到长征镇烟园村。绿树掩映下的烟园村空气清新自然,远处的山间云雾缭绕,一片片桑树在村子附近随处可见。“今年全村蚕茧产值已经达到98万多元,种桑养蚕已经成为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近日,记者来到烟园村村委会时,长征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华雄正和村民一起核实登记今年以来的第12批蚕茧产值。长长的一列名单是种桑养蚕的村民登记表,据了解,烟园村下辖5个村民小组,共有168户838人,截至目前,全村已有128户从事桑蚕养殖,占全村人口的80%以上。


    陈华雄介绍,在烟园村,村民长期以来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种植橡胶,但橡胶市场价格波动大,自2011年以来,橡胶价格一路下滑,现在一吨已经降到了1.3万元左右,比起最高时2.4万元的价格,下降近一倍。在这种形势下,桑蚕养殖受到了村民的欢迎,在全村逐渐推广开来,目前全村桑树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388亩,并建设了77间公共蚕房,村民户均年收入达到7700多元。这个数字在2009年底刚引进桑蚕养殖时,是谁也没有想到的。

    村干部带头创业引领村民养蚕增收

    烟园村村支书盘明卫是村里的桑蚕辅导员,2009年底,他带头承包村内土地种桑养蚕,带动村民发展桑蚕业,“50平米以上的蚕房给予1.5万元的补贴,贫困户全免,调动了很多人的积极性。”2011年,盘书记开展的桑蚕养殖初见规模,技术也十分成熟,村民对桑蚕养殖的热情也高了起来,盘书记将承包来的土地退还给村民用于种桑养蚕,并主动传授村民养殖经验。县里和镇政府也对桑蚕养殖给予了极大的帮助,组织村民学习养殖技术,派来专家指导村民种桑养蚕,协助成立养蚕合作社,建立起一套县、镇、村三级辅导制度,这才有了今天家家户户种桑养蚕的情景。

    如今,77间公共蚕房就建在村委会附近,整齐划一的蚕房里摆放着一批即将完成的蚕茧。 “今年的蚕茧产值预计能达到120万元以上,”陈华雄介绍,每年的12月底左右,桑蚕养殖要停止数月,等到来年的3、4月份再开始。目前距离12月底还有近两个月的时间,预计可出产4批蚕茧,村民的收入又将增加不少。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