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陕西石泉:八零后蚕农的“新思维”
 

陕西石泉:八零后蚕农的“新思维”

来源:石泉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  |   作者:张正毅   |  发布日期: 2016-10-09   |  阅读次数:305次

 陕西石泉县是西北地区蚕桑生产第一县,随着蚕桑产业的转型发展,农村蚕桑产业从业人员也在俏然发生变化,涌现了一批八零后新生代蚕农,他们将是未来蚕业发展的后继中坚力量,他们的产业发展思维方式和特点值得关注。石泉县池河镇明星村十二组年轻蚕农李静就是他们之中的典型代表。李静,1981年9月出生,家中4口人,劳动力2人。栽植及流转密植桑园16亩,蚕室450平面米。2016年养蚕36张,全年蚕茧收入5.6万元,纯收入4.32万元;桑园养鸡养鸭15000只,预计收入96万元,纯收入16万元,两项产业合计纯收入20.32万元,人均5.08万元。作为新生代蚕农,他发展蚕桑产业有三大“新思维”。

 思维之一:瞅准产业致富,快速扩张养殖规模。他发展蚕桑产业始于2012年,在贫困山区绝大多数青壮年放弃农业、离开土地,外出务工创业、奔小康的大潮流下,他选择发展产业致富,成为了年轻一代成功蚕农的典型代表。

 思维之二:发力资源利用,提高产业综合效益。他利用桑园林下虫、草资源发展林下养殖鸡鸭,发挥了桑园生物和生态因子优势,提高了桑园产出率和亩桑经济效益,并为人们提供了生态、绿色、安全的禽肉禽蛋。

 思维之三:注重提升素质,志做现代新型农民。凡蚕桑技术培训他必参加,凡有适宜新技术他必践行,并乐意帮助左右邻舍兴桑养蚕,励志做一名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新型职业蚕农。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