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四川宜宾高县罗场镇欲打造国家级优质蚕丝基地
 

四川宜宾高县罗场镇欲打造国家级优质蚕丝基地

来源:四川在线宜宾频道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6-07-29   |  阅读次数:383次

 “嘿嘿,今年春、夏两季蚕子找了18000多,比打工划算点,这听说又要搞技术培训,我就说来听哈,多学点技术,把蚕子养好点,多找点钱……”26日一大早,宜宾高县罗场镇解放村村民陶天鹏急匆匆的往该村小学走,并和一同前往的“老师”讲到。

    从7月20日起,罗场镇培育高端蚕业技术培训会先后在解放村、马店村、天堂村、民新村、永新村、新塘村召开,屋檐下、公路旁、竹林间、场坝头地毯式展开。尽管天气炎热,培训环境简陋,但击退不了村民想要学技术发家致富的决心,700多名茧农与蚕技站专家,养蚕土专家,立华蚕茧公司的高级蚕技师“亲密”接触、面对面交流。

    培训会上,专家们就打造国家级优质蚕丝基地的重要意义、如何进行优质桑园管理、小蚕共育、大蚕省力化养蚕技术以及蚕病预防与治疗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培训,并对高端蚕业打造过程中各环节的专业技术作出详细讲解,引导农户更科学、更规范养蚕,还鼓励参会人员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克服困难、鼓足干劲、找准差距、增添措施,养好蚕、多挣钱,早日脱贫奔康。

    记者了解到,罗场镇历来有川南蚕桑第一镇的美誉,全镇养殖蚕桑的农户达到2200余户,占全镇农户户数的90%以上,每年单是蚕茧的产值就达到5000余万元。

    今年以来,罗场镇更是按照打造现代蚕业镇高端蚕丝绸的标准,分批次、分界点开展高端优质蚕业科技业务培训,助力蚕农增收。第一批次计划用半个月(7月20日-8月5日)的时间,在14个村开展25场次培训,计划培训茧农共3000人次,为促进“川南蚕桑第一镇”罗场镇打造国家级优质蚕丝基地奠定坚实基础。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