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宜宾:整村推进“共育+仪评” 促进高端发展效果好
 

宜宾:整村推进“共育+仪评” 促进高端发展效果好

来源:高县立华蚕茧有限公司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6-07-15   |  阅读次数:297次

 渔舟村地处高县南部丘陵区,全村13个村民小组710户,2850人3420亩耕地,其中稻田1674亩,旱地1746亩;有桑园1090亩。2015年该村在立华蚕茧有限公司领蚕种2634张,产茧1015.3担,茧款收入148.04万元。由于鲜茧收购市场秩序混乱,相当部分蚕茧被专合社收购,导致每张蚕种单产只有19公斤。

    一、渔舟村春季整村推进“共育+仪评”的效果

    2016年,该村在高县立华蚕茧有限公司的引领下和镇蚕技站、村蚕桑技术辅导员的指导下,春季全部普及共育+仪评,改建配套共育室8个,为160户共育蚕种319.5张,产茧17110.8公斤,张平单产53.55公斤,茧款收入70.54万元,户平茧款收入达到4408元,张平收入达到2208元。其中,仪评收购鲜茧140196.6公斤,单产43.9公斤;仪评茧占收购鲜茧量的81.93%,普茧3091.2公斤,单产9.68公斤,占收茧总量的18.07%。其中由共育户李国永指导的12户共育蚕种33.5张,产茧1483公斤,单产44.3公斤,100%达到仪评售茧标准。由共育户张兴强为25户共育的44张蚕种,产茧2351.8公斤,单产53.5公斤,全部达到仪评售茧要求。

    二、渔舟村全面推进共育+仪评的启示

    渔舟村全面推进“共育+仪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高县各地蚕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一是必须更新发展理念。理念新才能思路明。渔舟村整村推进“共育+仪评”的实践证明,靠科技引领现代蚕业发展,走高端发展路线的理念是振兴高县蚕业的根本出路。高县蚕业能否走出卖普茧、毛脚茧的阴影,最重要的是牢固树立“高端发展、质量第一”的理念。渔舟村今年春茧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

    二是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渔舟村支两委把整村推进“共育+仪评”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抓手,村蚕桑技术指导员由村支部书记担任,加强对蚕桑科技推广的统筹协调,共育户负责对参加共育的蚕农实行上门统防统消,加强技术服务指导,解决了大蚕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真情为蚕农服务,促进养蚕单产大幅提高。同时,嘉乐蚕技站认真实施以“共育+仪评+蚕农”的订单收购合作模式,采取预约售茧,以规范仪评定级方式,确定鲜茧等级和价格,真正体现了优茧优价,让参与共育的蚕农真正看到依靠科技养蚕得到的好处,尝到“共育+仪评”的甜头。

    三是必须坚持整村推进。整村推进“共育+仪评”不仅有利于与养蚕农户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更重要的是通过整村推进,有利于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大幅度增加蚕农收入,也有利于规范蚕茧收购市场秩序,维护产业健康发展。今年渔舟村全面推进共育+仪评,参与共育的农户,蚕茧全部交给蚕技站,全部参加仪评售茧,优质茧比例大幅度提升,单张蚕茧收入平均都在2200元以上,一般比普茧收入提高500元左右。

    四是必须增加基础投入。实施共育+仪评,必须增加共育室的基础设施配套的投入。渔舟村今年村支两委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共育室基础设施建设,对8个共育室进行了改造维修,在公司的支持下,增加了消毒机、切桑机、甩干机、温室控制器等基础设施配套,保证了小蚕共育工作的顺利推进。

    五是必须强化组织保证。渔舟村村支两委对全面实行共育+仪评的认识到位、思想统一,村委会成员实行了明确分工,由村支部书记配合镇蚕技站亲自抓共育户,由共育户上门到参加共育的蚕农搞统防统消,推广方格蔟和指导大蚕养殖技术,确保了政策宣传到位、统防统消到位、技术培训到位、技术指导服务到位,镇蚕技站的员工、村干部、共育户与参加共育的农户不仅在情感上能够互相联系和沟通,而且形成了一种相对默契和互相通融的利益联结机制。特别是在售茧问题上,由于蚕技站、村干部、共育户各方面工作到位,加上仪评收购政策宣传到位、仪评人员组织到位,参加共育的农户通过仪评售茧真正体现了公正、公平和公开,也赢得了养蚕农户对仪评收茧的信任。

    三、推广渔舟整村推进“共育+仪评”的建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绵阳的“天虹”,高县的“渔舟”,成为蚕业高端发展的一面“旗帜”。今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蚕桑生产,年初组织到绵阳市涪城区学习借鉴了天虹公司的经验,为我所用,渔舟便是成为了高县的“天虹”。渔舟通过全面推行共育+仪评,生产出高质量的蚕茧,获得单张蚕茧收入平均达到2200多元高效益,充分说明,整村推进“共育+仪评”的经验是成功的。绵阳天虹与高县渔舟的不同之处,在于天虹公司的土地是集中流转的,而渔舟的土地仍然保持了土地承包使用权分户经营,但这更加符合高县的县情和实际,更有利于精准扶贫整村推进,大面积、大幅度提升高县现代蚕业发展水平,值得认真研究和推广。

    渔舟整村推行“共育+仪评”,一是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领导,强化了村支两委抓“共育+仪评”的责任,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二是龙头企业和蚕技站员工协调配合,真情为蚕农提供有效的技术培训指导服务,确保技术推广不走样;三是贯彻执行仪评收茧、优质优价,与普茧拉开价差,公平、公正、公开的政策,确保参与共育的养蚕农户得到实惠。

    建议高县各地认真学习借鉴渔舟村的经验,认真研究强化整村推进“共育+仪评”的组织保障措施,尤其要强化精准扶贫整村推进与“共育+仪评”整村推进的有机结合。各地可结合实际,也可以推行“整片推进”加“半村推进”的模式,全面提升蚕茧质量,规范蚕茧收购秩序,实现鲜茧单张收入2000元的目标。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