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图文]南宁邕宁区:强“蚕”业斩断穷根 抓基建靶向发力
 

[图文]南宁邕宁区:强“蚕”业斩断穷根 抓基建靶向发力

来源:南宁日报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6-07-08   |  阅读次数:317次

三江村桑叶已经形成大规模种植。

    绿意盎然长势正旺的桑园、正在平整土地的基地、正在硬化的通屯道路、忙碌的危房改造现场……在邕宁区那楼镇三江村贫困群众的眼中,这一切都意味着好日子的开端。

    三江村被自治区定为四类贫困村,根据精准识别入户调查评估,目前共有贫困户126户472人。根据城区脱贫攻坚统一部署,三江村2016年要实现374人脱贫的目标。当前,三江村正采取既定的帮扶措施,狠抓产业扶贫项目,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培育种桑养蚕 推动产业扶贫

    走进三江村桑蚕专业合作社基地,一大片绿油油的桑田在眼前铺开,生机勃勃。“这500亩桑树是今年5月刚刚种下的,预计8月就可以采摘了。”三江村党支部书记李文倾说。8月,种桑养蚕基地的小蚕共育室、标准大蚕房等也刚好建成,第一批蚕宝宝将入住“豪宅”,吃上基地的第一批桑叶。

    三江村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致富的关键举措,大力培育种桑养蚕,切实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目前,在全村126户贫困户中,已有60多户以土地入股或小额信贷入股的方式加入了桑蚕专业合作社。

    种桑养蚕是那楼镇三江村的传统优势产业,但近年来由于缺乏技术指导,加上桑蚕市场价格起伏较大等因素,蚕农的收入并不稳定。为了增强村民发展产业的能力,扩大产业规模、提高效益,今年3月,三江村“两委”干部通过宣传发动,共流转1200亩土地建立种桑养蚕基地,成立桑蚕专业合作社。还成功引进广西时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按照“政府支持推动、市场经营运作”的原则、“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建立全面合作关系。三江村的桑蚕产业正在走一条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之路。

    “政府组织我们到河池宜州种桑养蚕示范点参观学习后,我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合作社,不但能获得分红,而且基地建起来后,我爱人到基地务工,预计每天有100元的工资报酬。我在家又新建了猪舍养猪,今年一定能脱贫。”贫困户杜大长信心满满。

    如今,三江村产业扶贫之路越走越宽,村里还成立了网箱养鱼、黑土猪养殖等小合作社,更大范围地覆盖贫困群众,辐射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基础设施先行 脱贫步伐加快

    “现在我还借住在侄子家里,很快我就可以搬新房了,今年过年在新房过!”三江村67岁的贫困户李成泰与记者分享心中喜悦。他因为贫困成为无房户,也是今年危房改造的受益者。那楼镇副镇长黎桂平介绍说,2016年三江村计划危改户数27户,其中新建25户,维修2户,总投资68.4万元。“目前已开工建设12户,完成主体工程5户,争取本月内全部开工。”

    包括危房改造在内,三江村正按照“一低四有四通三解决”的标准,热火朝天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建设方面,2016年三江村贫困村通屯道路需硬化5条11.3公里,总投资459.5万元。目前,设计公司已完成道路的测量及设计,其中一条已经开工建设。屯内道路及一事一议项目需硬化10条7.68公里,总投资183.4万元。目前已经建成5公里,其余道路也已平整好路基。

    公共设施建设方面,三江村需新建村委会服务用房500平方米,总投资148万元,目前已完成征地工作,征地款已拨付给农户。此外,计划投资152万元建设那度坡污水处理池;投资150万元实施三江村亮化绿化景观工程,包括安装太阳能路灯、实施那度坡绿化工程、建设三江村告祥坡群众休闲广场、安装体育健身器材等。

此外,还将投入137万元用于人饮工程建设,解决部分人饮容量过小的问题;投入5万元,改善33户贫困户还没有电视机的问题。

    “基础设施的完善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不但使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了,还让群众感受到了政府脱贫的决心,为三江村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保障。”黎桂平说。

    落实结对帮扶 形成脱贫合力

    三江村委的墙上挂着脱贫攻坚战“作战图”,定人员、定职责、定时间、定进度,显示了三江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决心、信心和行动力。

    6月底,在三江村告祥坡的灯光球场上,那楼镇书记、镇长等开了一次“夜会”,围绕三江村如何开展脱贫工作,与200多名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地交流。“会议从8点多开到深夜12点,没有一个村民离开球场,大家发自内心地关心、支持和配合脱贫攻坚工作。”当晚聆听了整个会议的杜大长说。

    通过多次宣传、动员、交流、沟通,三江村统一思想,上下齐心,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巨大合力。三江村还成立了由邕宁区财政局和那楼镇三江村包村工作组组成的三江村驻村帮扶工作组,共30名帮扶干部与126户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

    根据城区“七个一批”相关内容,在三江村73分以下贫困户的帮扶需求当中,扶持生产67户,转移就业63户,教育资助59户116人,低保政策39户,医疗救助24户。根据贫困户的帮扶需求,目前共为67户贫困户278人申请了产业扶持资金29.1万元,首批已拨付给贫困户15.76万元,覆盖58.9%的贫困人口,产业涵盖种桑养蚕、甘蔗、柑果、优质水稻、淮山等;2016年三江村贫困人口新农合参保率100%,农村低保的贫困户共39户108人,年投入低保资金15.15万元;已组织6名贫困户参加家政和月嫂培训,同时,已组建的三江村种桑养蚕专业合作社侧重选取贫困户到基地务工,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创造有利条件;贫困户子女学业帮扶专项资助申请工作也正在有序进行当中。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