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蚕茧收购全面放开 今后市场怎么走?——春蚕开秤收购,养蚕量断崖式下滑,收购价格一路走低
 

蚕茧收购全面放开 今后市场怎么走?——春蚕开秤收购,养蚕量断崖式下滑,收购价格一路走低

来源:嘉兴在线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6-06-03   |  阅读次数:314次

 昨日,在海宁袁花中塘桥茧站,蚕农将一麻袋一麻袋白花花的茧子送了过来,今年我市春茧已开秤收购。尽管今年蚕茧产量有所提高,但质量受天气因素的影响有所下降。而从今年起,蚕茧收购全面放开,有需求的企业可自行收购,这又将给市场和蚕农带来什么影响呢?

    雨水多天气闷

    春茧质量下降

    海宁袁花双丰村的村民石建根今年养了2.5张蚕,比去年同期减少了近一半。他告诉记者,因为桑树种植面积少了,所以蚕的养殖量也相应减少了。看着从麻袋里倒出来的茧子,他有些痛心,“今年天气不好,雨水多,茧子有点黄。”记者注意到,茧站工作人员正在用茧层水分探测仪对蚕茧的水分进行检测,“今年的水分在30%左右,往年是20%。”工作人员介绍。

    国家茧丝质检中心副主任邢秋明告诉记者,现场从外观来看还不错,颜色较白,有少部分黄烂茧和薄皮茧,而通过摇晃听声音主要是判断是否为毛脚茧(刚吐完丝或正在吐丝尚未化蛹的茧,因其还保持蚕的形态被称为毛脚茧),毛脚茧含水分比化蛹茧要高,但会影响缫丝质量,毛脚茧按照国家《茧丝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规定是不允许收购的。

    除了这些现场可以判断的指标,邢秋明表示,接下来会将现场抽查的样品带回去进行仪器测评,主要测评解舒率和出丝率两个指标,其中解舒率也是衡量茧丝离解难易程度的指标,“从今年的情况来看,由于天气相对闷热,所以蚕宝宝吐丝会有停顿,这样就会导致胶着点多,一般来说往年好的蚕茧解舒率在70%左右,今年预计不到40%。”

    近年来,蚕茧质量的下降也让收购方头疼,海宁市蚕茧收烘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一方面是有天气的客观影响,另一方面是这几年蚕农粗放的养殖方式影响了茧子的质量。”

    养蚕量断崖式下滑

    收购价格一路走低

    在介绍嘉兴时,我们总会加上“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这样的美誉,然而作为丝织物生产的上游产业,我市桑蚕业近年来出现连续滑坡态势。记者从市物价局获悉,今年全市春蚕统一供种14.3万张,相较去年同期下降21.86%。

    海宁是我市的重点蚕区,然而海宁市供销合作总社主任马彩琴有着“今后养蚕是否只能留住乡愁”这样的感慨。她形容今年海宁春蚕养殖呈现断崖式下滑,发种量为4.7万张,较去年同期下跌27%。近年来,农户养春蚕积极性不高,而对于专业合作社来说,劳动力成本增加也影响了效益。同时,农民收入越来越多元化,以前养蚕和生猪养殖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如今进行桑蚕养殖的散户数量已大大下降。

    下降的不光是养蚕量,春茧收购价格也一路走低,今年海宁春茧收购价格约为1550元/担,而去年约为1720元/担,“价格主要由3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一个是国际茧丝绸的行情,第二个是周边县(市、区)的价格,第三个是茧贩的收购价格。”马彩琴告诉记者。

    蚕茧收购全面放开后,市场走向又会如何?浙江省纤维检验局副局长顾福江告诉记者:“新政实施后我们也在进行探索,怎样既能搞活市场,又不会使得蚕茧质量下降。”他表示,蚕茧收购全面放开后从有利的方面来说,包括茧丝绸公司或者茧站都可以与蚕农当面论价,保证了他们的利益,而从不利的方面来说,如果处理不善,有可能导致市场价格由个体收购者说了算,最终损害蚕农的利益。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