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推进浙江丝绸经典产业传承发展
 

推进浙江丝绸经典产业传承发展

来源: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   作者:陈建忠   |  发布日期: 2016-05-28   |  阅读次数:765次

    丝绸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和典范。浙江素有“丝绸之府”的美称,丝绸产业有着近5000年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我国丝绸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推进浙江丝绸产业传承发展,是落实省政府关于发展历史经典产业部署的重要内容,是浙江建设文化大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举措之一。
 
  发展基础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浙江丝绸产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等史前文化遗址均已发现浙江蚕桑业的遗迹。其中,湖州钱山漾遗址出土的稠片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家蚕丝织品。
  产业规模占全国比重高。2014年,浙江丝绸行业规上企业总销售收入约为500亿元,约占全国的25%;丝绸产品出口12.1亿元,占全国30.79亿元的39.3%;在丝绸产品中,丝绸深加工和终端产品具有较大优势,如真丝绸缎、真丝服装、真丝领带、丝绸家纺分别占全国30.1%、40%、80%、10%,是全国最大的丝绸生产和出口基地。
  丝绸主产区发展特色较为明显。全省丝绸产业主要集中在杭州、湖州、嘉兴和绍兴四个地区,产业特色较为明显,已形成了杭州服装服饰以及丝绸艺术品、湖州高档丝绸面料、嘉兴丝绸针织和高档蚕丝被、绍兴嵊州真丝领带等各具特色的丝绸产区。绍兴嵊州集聚了1000多家真丝领带企业,年产真丝领带3亿多条,占全国产量的80%,是全球最大的真丝领带产业集聚区。
  龙头品牌企业突出。在全国丝绸行业企业排名中,浙江凯喜雅集团、万事利集团、达利丝绸公司、嘉欣丝绸公司、巴贝集团等5家企业位居全国丝绸企业前十位。其中,凯喜雅集团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是全国丝绸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丝绸之路集团、金富春集团等13家企业拥有中国丝绸协会“高档丝绸标志”证明商标,占全国的36.1%。在国家重要活动中,如2010上海世博会、2014北京APEC会议等,浙江一批丝绸企业推出丝绸元素和丝绸产品,扩大了浙江丝绸影响。
  产业支撑体系基础较好。在研发设计方面,拥有浙大、浙理工、省农科院、省丝科院等一批在丝绸技术研究、材料开发等方面具有较好基础的科研院所,并在浙江设有全国丝绸标委会秘书处;在信息交流方面,拥有《丝绸》杂志、“世界丝绸网”等一批交流平台;在交易展示方面,拥有嘉兴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金蚕网”)、中国(杭州)国际丝绸博览会等平台。同时已建立了中国丝绸博物馆等近10家丝绸文创园、博物馆、旅游景点。
 
  主要问题
 
  桑蚕种养量缩质降。2014年蚕桑种植面积约为80万亩,蚕茧产量4万吨,分别比上世纪90年代初下降50%和70%,尤其是蚕茧基地退化,蚕茧质量下降。据有关企业反映,目前能够缫制5A级、6A级高等级丝的原料严重不足。
  创新设计能力不强。印染后整理技术、产品设计等方面还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同时,缫丝机技术水平仍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智能化水平低,高档无梭织机、电子提花机、印染后整理设备等关键装备主要从国外进口,由于价格昂贵,一般企业难以承受。
  丝绸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产品出口仍然以OEM为主,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自主品牌销售仍处于起步阶段。据统计,丝绸产业制造加工环节的利润率仅为4%左右,不少企业生产经营较为困难。
  专业人才青黄不接。浙江原从事茧丝绸教育的浙江农业大学、浙江丝绸工学院经过合并或改名,已停办茧丝绸相关专业,专业研发设计和高级技术人才短缺,茧丝绸人才培养面临断层。
 
  对策与建议
  
  浙江丝绸产业发展要顺应丝绸产业个性化、时尚化消费趋势和“互联网+”发展趋势,抢抓“一路一带”建设契机,以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为主线,按照“原料基地化、技术高新化、品牌国际化、人才梯队化、产业和文化一体化”的要求,着力推进丝绸原料基地建设、丝绸创新发展、名企名品培育、丝绸人才培养以及产业与文化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浙江丝绸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促进浙江从国际丝绸加工制造中心向创意创造中心和时尚中心转变。重点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
  加强优质原料基地建设。一是推进省内优质原料基地建设。加快省内蚕桑集中县(市、区)建设优质蚕桑基地,大力推广产业化的蚕桑企业基地、家庭农场、蚕农专业合作社等经营模式。为鼓励种桑养蚕,可将桑园建设列入造林政策扶持的范围。推进工厂化养蚕的创新研发,促进工厂化养蚕向产业化发展。二是推进省外优质原料基地建设。加快蚕桑“走出去”,引导龙头企业发挥市场、技术、管理及资金优势,到广西、云南、四川等中西部地区建设蚕桑、缫丝基地,在省外打造一批优质蚕桑蚕丝基地。
  加强丝绸创新发展。一是推进丝绸技术和设计创新。加快丝绸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尤其是工厂化养蚕、桑蚕新品种、丝绸智能装备、印染后整理等技术装备的攻关研发。推进茧丝绸综合资源开发,加强以茧丝绸为原料的食品、化妆品、医疗用品、丝绸混纺交织品等新产品及旅游商品的开发。二是推进丝绸营销创新。推进企业营销模式创新,积极探索线上线下、众筹营销、网上个性化定制等新兴营销模式。推动丝绸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打造一批集丝绸信息咨询、信息发布、产品交易、品牌展示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网上专业服务平台和旅游购物丝绸营销创新平台。三是推进丝绸制造模式创新。加快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丝绸产业,加快丝绸制造智能化步伐。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建立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体系的基础上发展小批量定制生产模式。
  加强名企、名品培育。一是培育丝绸名企。大力实施名企战略,加快培育一批引领丝绸产业发展的知名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利用产品、品牌经营与资本运作做大做强;支持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收购国外研发机构、品牌和营销网络。二是培育丝绸名品。支持和培育一批丝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知名品牌。推动企业按照《高档丝绸标志质量手册》的相应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加快推广使用“高档丝绸标志”。推进丝绸名品进名店,提高丝绸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加快研究制订先进的“浙江制造”丝绸产品标准,将符合条件的丝绸产品纳入“浙江制造”认证名录。
  加强丝绸人才培养。一是加快丝绸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结合浙江企业家素质提升计划和职业经理人培育计划,打造一支优秀高级管理人才队伍。支持丝绸企业开展职工职业培训和教育,培养一批技术应用娴熟、技能工艺精湛、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技能人才。二是推进丝绸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引导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中职学校围绕丝绸产业发展需求,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建立若干个丝绸人才培养基地。以浙江理工大学为重点,推进恢复丝绸专业教育,建立丝绸学院或在相关学院设立丝绸技术与产品设计专业。鼓励丝绸企业到高等院校、中职学校设立丝绸相关专业的奖学金、助学金和大学生创业创新基金。
  加强产业和文化融合发展。一是保护和挖掘丝绸文化。加强对钱山漾遗址、桑基鱼塘、蚕花节(庙会)、蚕桑丝织传统技艺等丝绸历史文化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丝绸老字号企业的保护。支持中国丝绸博物馆、民营丝绸博物馆和丝绸老字号企业等加强对丝绸文物整理、收集、修复、保护和展示。深入挖掘丝绸文化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将历史文化信息全方位渗透到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以及产业平台建设中,提升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为促进丝绸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对具有“中华老字号”等省级以上品牌或商标(商号)的丝绸企业,在工业企业绩效评价中,予以适当放宽考核要求。二是加大丝绸文化和产业宣传。加强主流媒体对丝绸文化的舆论引导,鼓励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大对丝绸文化、丝绸企业和品牌的宣传。支持杭州举办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鼓励丝绸企业、行业协会开展丝绸流行趋势发布、设计师大赛、品牌展览展示、丝绸论坛、丝绸文化宣传等活动。三是推进产业融合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湖州丝绸小镇建设,打造成为集产业发展、历史遗存、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复合型”丝绸文化小镇。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或企业规划新建或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等,改扩建一批具有设计研发、品牌展示、电子商务、旅游观光和文化创意等功能的丝绸文化时尚产业园。
  加强组织协调和政策保障。一是强化组织协调。在省政府的领导下,建立省丝绸产业发展工作协调小组,合力推进浙江丝绸产业传承和发展。二是加大财税金融支持。积极争取国家相关财政专项资金对浙江丝绸重点项目的支持。省工业和信息化、商务促进、重大科技、农业及文化产业等专项资金,要加大对丝绸产业的支持。省教育专项资金向高校丝绸专业和学科方向倾斜,并加大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省转型升级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丝绸产业的创业创新项目,鼓励金融机构根据丝绸产业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三是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在省丝绸产业发展工作协调小组的领导下,建立全省丝绸传承与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加强对丝绸产业的研究、指导和发展评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行业服务工作,树立和宣传一批能引领和带动浙江丝绸产业发展的科研设计、经营管理领军人才。支持浙江丝绸龙头企业发起建立国际丝绸联盟,促进国内外丝绸行业的交流和合作。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