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专家论坛
最新成果
实用技术
典型经验
蚕业文化
数字期刊
企业之窗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重庆黔江区:桑蚕业产销两旺 蚕茧产量连续5年位居全市第一
重庆黔江区:桑蚕业产销两旺 蚕茧产量连续5年位居全市第一
来源:华龙网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6-05-23 | 阅读次数:306次
近年来,黔江区紧紧抓住国家退耕还林、"东桑西移"、五大功能区划分和重庆市"十百千万"工程机遇,将蚕桑产业列入"农村三大特色骨干产业"重点发展,强力实施科技兴蚕战略,采取"四抓四推动"举措,有力地促进蚕茧增产蚕农增收,"武陵山"优质蚕茧品牌享誉市场,蚕桑产业呈现出"优质、高效、快速"发展态势,蚕茧产量连续5年保持全市区县第一。
抓科技创新突破
围绕"科技兴蚕、创新先行",开展桑蚕品种及管养技术攻关、推广,集成优化出具有黔江特色的"六化五配套"蚕桑产业发展技术支撑体系。"六化"是指桑蚕品种良种化、桑园管理标准化、小蚕共育专业化、大蚕大棚简易化、方格簇结茧自动化、消毒防病统一化。"五配套"是指1个栽桑3亩的养蚕户配套1个室外养蚕大棚、1个消毒池、1个贮沙坑(或沼气池)、1个贮桑室和培训1名合格的养蚕明白人。集成推广"桑+X"(桑菜猪、桑薯猪、桑草猪、桑鸡、桑菌、桑姜等)综合利用模式,提高亩桑效益;集成推广桑树配方施肥、良桑大苗栽植一步成园技术,实现当年栽桑、养蚕、见效;探索小蚕共育收蚁网收法,提高工效7-8倍,张种收蚁量增加1.5-2克。推广全年4季、7批次滚动养蚕,优化饲养管理。
抓服务建设体系
以西南大学、市蚕业总站、市林科院、国家山区科技特派员为科技依托,在行业内建立以区蚕业总站、林科站和蚕业公司、乡镇蚕茧站(林业站)、村共育室"三级"技术服务及病虫预防联动体系,全区组建了300余人的专职技术服务队伍,实现供种、病虫统防统治、消毒、共育专业化。常年开展科技赶场、多层次科技培训、现代蚕业示范区科技成果应用行动、多元化发展促进行动、网络信息进农家等五大科技服务工作。
抓示范典型引领
以建设重庆市科技养蚕示范区和全市最大的茧丝绸出口基地为契机,实施科技示范基地、重专户和"十百千万"优质蚕茧工程项目,推动蚕业高效发展,建成了集产、学、研一体的三级科技示范基地2万余亩。
抓管养科技兴蚕
组建了区人大主任作指挥长、四大家副职和林业局长任副指挥长,区级21个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茧丝绸产业发展指挥部,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保障经费,严格考核,逗硬奖惩。并对桑园建设和管理、养蚕设施建设、蚕茧产量实行百分制考核到乡镇,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区委、政府对各乡镇政府的年度综合考核。
据悉:下一步黔江区将继续坚持"科技兴蚕、创新先行"战略,进一步强化科技兴林意识,不断熟化优化"六化五配套"技术,加大推广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以蚕桑为主导的创新型林业产业,努力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提升我区综合竞争力作出更大贡献。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