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推动资源整合提升桑蚕行业竞争力
来源:太原新闻网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6-05-23
| 阅读次数:423次
为加强山西省茧丝绸行业宏观引导,保持茧丝供需基本平衡,促进行业平稳、健康、有序发展,维护农工贸三方利益,加快推进茧丝绸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山西省商务厅联合省农业厅于昨日发出通知,要通过加强信息引导、提升供给质量、推动资源整合等措施,切实做好2016年茧丝绸生产加工引导服务工作,以提升山西省桑蚕行业竞争力。
山西省茧丝绸行业主要集中在晋城市、长治市和运城市区域。2015年,全省桑园面积16.0万亩,比上年的17.5万亩减少8.57%;桑蚕发种量6.70万张,比上年的10.07万张减少33.47%;桑蚕茧产量2874吨,比上年的4414吨减少34.89%;鲜茧综合均价1875元/50公斤,同比下降1%。省商务厅预计,由于2015年减产幅度较大,2016年若无重大气候变化或自然灾害,茧丝绸行业将呈现恢复增长的运行态势,预计全年桑蚕种繁制发放6.7~6.8万张,桑蚕茧产量2880~2915吨,桑蚕丝产量150~160吨。为加强我省茧丝绸行业宏观引导,保持茧丝供需基本平衡,省商务厅和省农业厅参考各地产量预测,要求切实做好2016年茧丝绸生产加工引导服务工作。
一、加强信息引导。密切关注茧丝绸行业发展和国内外市场变化情况,做好茧丝绸行业市场监测和信息发布工作,引导蚕农和企业正确认识茧丝产销和价格形势,合理安排生产规模,保持供需基本平衡;
二、提升供给质量。严格茧、丝收购标准,坚持优质优价、以质论价原则,推进评茧仪等设备在鲜茧收购中的应用,利用价格杠杆引导蚕农提升蚕茧质量。加快推进桑蚕品种优化改良,支持企业建设优质蚕茧原料基地,提升高品质丝生产比重。支持研发和创意设计机构建设,引导企业将丝绸历史文化元素和现代时尚元素有机融合,拓宽应用领域,丰富产品结构;
三、推动资源整合。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健全桑园土地流转机制,着力培育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推广“公司+农户+基地”模式。支持兼并重组,培育发展产业链完整、品牌影响力强、年销售收入高的龙头企业;
四、支持科技创新。积极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导向性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加大支持力度,推进蚕桑良种繁育、桑园建设、智能化缫丝等领域关键性技术攻关和装备研发;
五、优化公共服务。依托好农技推广系统,加强方格簇、小蚕共育等技术培训。提升桑蚕病虫害监测预报水平,加强桑园建设灯光诱杀带毒害虫等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并完善应急预案,做好产前、产中、产后公共服务,实现创新性供给与个性化需求有效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