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蚕茧产量、质量从预期到实际收烘,经历了一个波动的变化过程:发种前蚕农担心受去年价格的影响养蚕的积极性有所下降,造成湖州等地的发种量减少(据初步统计与预测,今年春期湖州市实际饲养蚕种23.64万张,同比去年减少2.61万张,减幅9.9%)。发种刚开始发放的时候气候条件不错,加之5月初两广地区春茧价格比去年有所增长,提高了对东部地区鲜茧收购价的预期,一些蚕农虽然减少了饲养张数,但可以从提高单产提高总产量。然而,受五月底气温走高影响,解舒率指标徘徊在50%左右,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六月初开秤后,实际的春蚕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没有明显的提高,不仅低于当地蚕农的预期值,甚至低于广西北部的收购价。
在全国干茧批量供应的时节,干茧自身的供需关系偏空(供应增加)利空因素作用下,广西市场近周干茧价格窄幅回落,订货量最大的GJ08061周一开盘价52200元,周四收盘报52000元,GJ08063周五收盘价51900元,较周一跌200元。由于广西市场干茧合约交易的标的物是广西干茧,而广西今年第一批的春茧质量优于去年,解舒率在60%多,优茧基础对电子盘批发价格形成一定的支撑。
生丝合约周前期横盘震荡,向下寻求支撑点,远周合约价格表现比近周要要张力。周五近周生丝合约SS08061、SS08062双双重挫至19万元整数价格,但笔者认为19万的关口心理意义不甚重大,一是因为盘面近周丝价半年以来最高为193500元(5月22日,SS08054),19万之上的价格是5月探顶价,二是上半年生丝量价恢复性增长也需要一个技术盘整期。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