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广西那坡县:壮大蚕桑等特色产业 加速脱贫攻坚
 

广西那坡县:壮大蚕桑等特色产业 加速脱贫攻坚

来源:百色新闻网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6-05-12   |  阅读次数:345次

 今年,那坡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依托产业基础,重点围绕桑蚕、水果、油茶、牛羊养殖等几大特色优势产业,构建特色支柱产业体系,持续深化加速脱贫攻坚。

    发展壮大桑蚕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今年全县发展桑园种植面积1.2万亩(其中老桑园更替750亩,分别分布在德隆、百合、百南),重点打造德隆—百合—平孟“万亩桑园产业带”和“鲜茧万担乡(镇)”、“鲜茧千担村”,力争年末全县桑园种植面积达到6.8万亩,桑枝食用菌生产达100万棒以上。在百合乡清华村百沙屯等地新建集中大蚕房66个3300平方米,补助建设独立大蚕房2000个79997平方米;新建小蚕共育室20个,满足全县蚕农小蚕共育需求。在德隆、百合、百南、平孟、百省、百都等6个乡(镇)发展桑枝食用菌生产,延伸桑蚕产业链条。

    选优做强水果产业,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在百合、百南、平孟、百省、百都等南部乡(镇)以及德隆乡的部分村大力发展芒果、火龙果、西贡蕉、红心蜜柚等水果种植,打造四个水果生产带,其中芒果生产带为百合、百南、平孟等乡(镇);蜜柚生产带为平孟、百都等乡(镇);西贡蕉生产带为百合、百南、百都等乡(镇);火龙果生产带为百南、平孟、百都等乡(镇)低海拔公路沿线区域。同时,在城厢、坡荷、龙合等北部乡(镇)重点发展种植百香果。今年,预计完成水果种植面积8200亩,其中芒果3200亩(含百合农场615亩)、火龙果300亩、红心蜜柚1600亩、百香果1100亩、西贡蕉2000亩。

    大力发展牛羊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以城厢、坡荷、龙合、德隆、百合、平孟、百都等7个乡(镇)为主产区,以养羊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开展优良品种引进和繁育,推广种草养畜。今年起,在全县范围内年均发展种植优质牧草3000亩以上,新增建设常年存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牛场7个,年出栏肉牛1050—1400头;新增常年存栏30头以上的养牛大户50户,年出栏肉牛5000头以上。通过养殖场(大户)带动,发展贫困户养牛达800户以上,年户均出栏1—2头,预计年出栏肉牛800—1600头,使之成为贫困户脱贫增收的支持产业之一
坚持油茶林新造低改相结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今年,全县计划完成油茶新造林面积4000亩,其中新造示范林1000亩,一般造林3000亩;完成低产林改造8000亩,其中换冠嫁接1000亩,施肥修枝7000亩。建设油茶高产示范点,推广油茶优良品种,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新造林高标准示范林面积1000亩、低产林改造高标准示范林面积1000亩。同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挑选工作能力强,愿意发展油茶产业的经济能人,组建油茶经营合作社,通过林地流转、承包、入股的方式建立油茶高产基地。引进油茶生产、销售或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油茶林基地,使企业和农户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