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重庆黔江区村民:栽桑养蚕 累并快乐着
 

重庆黔江区村民:栽桑养蚕 累并快乐着

来源:重庆日报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6-02-01   |  阅读次数:198次

 留下离地15公分的主干,其余的剪掉……近日,黔江区石会镇会西村,当大多数村民都在置办年货准备过年的时候,会西村建卡贫困户饶章奎正在自家的屋后,为一大片桑树修枝。

    虽然天气寒冷,穿着单薄,但为近20亩桑树修枝,仍然让饶章奎累得满头大汗。今年53岁的饶章奎一辈子都在田土中“找生活”。他30岁时成家后,家里多了一个孩子,家庭生活幸福美满。

    然而好景不长,妻子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只能靠药物稳定病情,家中少了一个主要劳动力,而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妻子还不时需要住院治疗。从此,饶章奎一边要照顾儿子和妻子,另一边要承担起家里的所有农活和家务。由于妻子治病和儿子读书,他的家庭经济状况每况愈下,不仅没有了积蓄,种地也渐渐无法负担起家庭的开支。不得已,饶章奎放弃了部分田地,在附近打起了零工。

    转变始于2014年。那一年冬季,饶章奎成为了村里为数不多的建卡贫困户之一。在曾经担任过镇蚕茧站副站长的新任村支书龚节林帮助下,饶章奎开始栽桑养蚕。

    “既然干了这个事,就要把它做好。”2014年整个冬季,饶章奎都在忙着栽种新品种“强桑一号”,并在房屋旁的空地上,建起了40多平方米的蚕房。那个冬天,饶章奎没有休息一天,耳朵和手脚等长起了冻疮。

    2015年春,“强桑一号”长出了不少的桑叶。从当年6月份开始,饶章奎开始喂养自己的首张蚕。

     “那是我一年中最累的时候。”饶章奎告诉记者:每天早上7点和下午5点,他要到桑林中采摘新鲜桑叶;在每天凌晨5点半、上午9点、下午2点半、下午5点半、晚上9点,他都要分时段喂蚕。“几个月时间,累得人都瘦了一大圈。”饶章奎说。

    累归累,苦归苦,但一年下来的收益却是丰厚的。第一年,他试着养了两张蚕。因为镇里有完整的蚕桑种植、收购、加工产业链条,他只打了一个电话,镇里蚕茧站就来收购了蚕茧。一张蚕有40多公斤蚕茧,按照38元/公斤的市场价,两张蚕共为他带来了3400多元的收入。

     “第一次养蚕,就有这么好的效果,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饶章奎说,自他栽桑养蚕以来,村支书和镇农副中心的技术员每周都要来帮他,从桑树的修枝剪叶,到蚕房的消毒管理,再到养蚕的技术,甚至到喂食的桑叶是否湿度合适等细节,都手把手地教他;镇里还为他补贴化肥、桑苗费用、解决妻子部分看病费用等……

     “想到这些,我心里就暖暖的。”他说,他要对得起大伙对他的帮助,再累也要干下去。他现在有了目标,就是靠栽桑养蚕让家里富裕起来。他相信,这一天不远了。

    “我栽种了20亩桑树,随着桑树的生长,未来,一亩桑树的产叶量,最多可喂养4张蚕。我一个人的劳动力根本不够用,甚至还会请人帮忙。有了更大的效益,我就可以安心地为妻子治病,甚至家中破旧的房子,也可以重新修缮一下,让房子更加宽敞和明亮。”对于未来的生活,饶章奎充满了希望。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