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陕西石泉:四个蚕桑产业示范园区特色发展
 

陕西石泉:四个蚕桑产业示范园区特色发展

来源:石泉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  |   作者:张正毅   |  发布日期: 2015-12-30   |  阅读次数:377次

“十二五”以来,石泉县围绕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按照“蚕桑升级、园区引领”的发展思路,先后启动建设池河镇大阳蚕桑产业示范园区、迎丰镇花红坪蚕桑产业示范园区、中池镇蚕桑产业示范园区和石泉桑枝食用菌示范园等四个园区,园区建设坚持“立足养蚕、资源利用、多元开发、突出特色”,充分发挥蚕桑专业合作社上联龙头、下联农户、服务产业的经营主体作用,通过多方共同努力,不断提升建设和规范壮大,园区实现了蚕桑逆势稳定和特色突破发展。

池河镇大阳蚕桑产业示范园区,该园区蚕桑专业合作社实行入股、分红和售茧返利机制,重点开展小蚕共育和从事蚕茧代烘业务,辖区小蚕共育率达70%,坚持实行收购鲜茧返利0.4元/公斤。桑园林下养鸡形成“合作社主体运营、政府投资引导、技术创新支撑”的新格局,创新了“标准拱棚、一户五个棚一间管理室,亩桑年养三批次、三百只鸡。”的桑园大棚养鸡模式,建成桑园养鸡标准化示范基地600余亩,桑园养鸡社员123户,年养鸡达22.8万只,农户养鸡增收1400万元、纯收入400万元,养殖户均收入11.4万元、纯收入3.25万元。采取“政府投资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技术部门服务、合作社组织管理”的办法,带领集中安置的20户贫困户发展蚕桑产业脱贫致富,创新了“三集两合两分”( 三集:集约土地、集聚资金、集中劳力,两合:资金整合、生产合作,两分:分工、分业)的“套餐式”蚕桑产业扶贫模式,2015年,20户贫困户发展养蚕106张,发展桑园林下养鸡3万只,养蚕纯收入14万元, 养鸡纯收入67万元,两项合计纯收入81万元,户均纯收入4.05万元, 人均纯收入13500元。

迎丰镇花红坪蚕桑产业示范园区,该园区建设主体花红坪蚕桑专业合作社以开展小蚕共育为突破口,建成标准化小蚕共育示范点,面向全镇蚕农提供小蚕共育服务,2013年实现小蚕共育全覆盖,2015年开展小蚕共育4680张,年均张种产茧、茧值分别提高4.6公斤、76元,农户参与小蚕共育增收36万元。合作社还组建了蚕桑产业有偿服务队,为养蚕大户搭建劳动力需求平台,拓展服务领域,有效破解了农村养蚕劳动力紧缺瓶颈。

中池镇蚕桑产业示范园区,该园区以利用桑枝发展食用菌为突破口,年栽培桑枝食用菌达到176万袋,农户收入超过1000万元,成为支撑蚕农持续增收的重要产业。

石泉桑枝食用菌示范园,按照“公司+示范园区+农户”园区化发展思路,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生产模式,实行“公司制种、集中制袋、示范栽培、农户栽培、产品回收、效益捆绑”的运行机制,通过抓建设、扩产能,抓技术、提效益,抓示范、促发展,抓模式、强龙头等系列措施,栽培食用菌面积达200余亩,其中:公司栽培50万袋,分户栽培156万袋公司栽培食用菌收入220万元,纯收入87万元,“制袋”销售纯收入46.8万元,即公司纯收入133.8万元。农户栽培食用菌收入达594万元,纯收入258万元。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