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15年协会工作回顾
2015年是全面完成茧丝绸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中国丝绸协会根据六届四次理事会所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在广大会员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积极努力开展各项工作,基本完成了既定的工作任务。
(一)推动中西部优质蚕桑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基础
蚕桑是茧丝绸发展的基础,推动中西部茧丝绸产业发展是茧丝绸行业适应新常态、实现产业有序转移的重要途径。一是与云南陆良达成战略合作。今年3月,协会考察了云南陆良蚕桑产业发展,并与陆良县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陆良茧丝绸产业发展。二是推进南充茧丝绸产业发展。今年4月,协会再次赴南充进行调研活动,与南充市委、市政府领导进行了交流,参加了“中国绸都”十周年活动,实地考察了丝绸企业,并就进一步推动南充茧丝绸业发展达成了共识。三是加强特色蚕桑生产基地调研。今年9月,协会与四川省丝绸协会联合考察调研了绵阳天虹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先后参观了6A级生丝缫丝工厂、蚕桑产业特色村、蚕种催青室、展示中心等,天虹公司推行的“公司+共育户+农户”,规模流转土地,返包培植大户,努力探索精品蚕茧生产发展之路,值得行业借鉴和学习。
(二)提升丝绸产品品质,引导丝绸终端产品发展
推动丝绸终端产品发展是茧丝绸行业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提高产品设计水平是提升丝绸产品的重要抓手。一是与嘉欣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米赛丝绸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2015中国真丝针织流行趋势发布暨新产品展”,展出的面料新品包括最新流行的丝针织绣花、丝针织提花及高弹无氨真丝针织绸等各类创新产品,赢得了业界的好评。二是与杭州市丝绸协会联合发布了“2017春夏丝绸流行趋势”,从流行色彩、纱线、印花图案、服装款式、成品风格等方面进行了预测,打造具有特色的时尚潮流风向标,为引导企业把握消费市场趋势、提升产品创意设计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三是与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组委会联合举办“2015中国四季丝绸面料创新设计大赛”活动,参赛作品由原来春夏季为主拓展到春夏秋冬四季面料,作品充分体现实用性、创新性和时代感,着重突出商业价值和市场潜力,获奖作品向服装设计人员推介后受到了欢迎。四是与金富春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市丝绸行业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第四届“金富春杯”中华嫁衣创意设计大赛。大赛以“中华嫁衣”为主题,充分运用丝绸元素,推动了丝绸婚礼服的设计和研发水平的提高。
(三)大力推广丝绸国际标准,扎实推进标准工作
标准是技术领域的制高点,更是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体现。一是着力推广生丝电子检测国际标准。今年以来,在商务部国家茧丝办项目资金大力支持下,协会组织全国丝绸标委会、苏州大学、浙江丝绸科技公司、浙江商检等,先后开展国际标准的国内解读和宣贯,并与意大利、瑞士、日本等有关专家进行了技术交流,研制了“体积小、成本低、操作简便,实现智能化、信息化的融合创新”的新型检测仪器。目前,新型设备已见雏形,下一步将分别与意大利、瑞士、日本等国达成标准互认备忘录,并对分级标准展开讨论。二是加强行业标准基础工作,积极开展基础性调研,收集相关信息,摸清国内外丝绸质量标准现状,发布了《2015中国茧丝绸行业标准体系研究报告》,起草编制了《“十三五”丝绸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建设规划》。三是推进重大基础标准、方法标准和产品标准制修订工作,先后完成了《宋锦》国家标准的制定、《桑蚕双宫丝》等7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目前已经完成《宋锦》等标准报批稿,待国家标准主管部门审批后对外发布。
(四)线上线下多措并举,深入推广高档丝绸标志建设
“高档丝绸标志”是茧丝绸业行业性公共品牌。今年以来,在商务部国家茧丝办项目资金大力支持下,协会深入开展了高档丝绸标志的市场化推广工作。一是运用互联网创新开展了高档丝绸标志新媒体宣传。协会先后申请注册了高档丝绸标志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实现了行业快讯、标志介绍、标志产品查询三大功能。为满足消费者对丝绸标志信息检索的需要,协会还在国内和国际最大搜索引擎网站——百度官网和谷歌官网相关专栏,对高档丝绸标志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二是借助国际国内大型展销活动,提升高档丝绸标志的市场知名度。经过协会精心筹备,今年3月高档丝绸标志宣传展在当今全球最大的纺织展会“中国国际纺织面辅料展”正式亮相,向观众全面介绍了高档丝绸标志的发展历程,同时展出了凯喜雅、达利、万事利、吴江鼎盛等多家高档丝绸标志企业精品,进一步加深了市场对高档丝绸标志的认识。三是强化安全、生态、环保技术质量指标要求,对高档丝绸标志质量品质和安全生态性指标进行了修订和调整。四是委托国家丝绸及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依据《高档丝绸标志质量手册》和相关标准,对部分高档丝绸标志产品进行了检查和认证检验,标志产品合格率比2014年高出7个百分点,总体质量良好。
(五)组织开展行业活动,强化行业交流合作平台
通过开展积极有效的行业活动,为企业搭建沟通、交流、合作的平台,是发挥协会桥梁作用的重要体现。一是在浙江嘉兴召开了“全国茧丝绸产销形势分析会”。会议交流了情况,分析了形势,提出了对策措施。有来至全国各地的各个产业链环节的30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是历年来参会人数最多的一次,已成为了行业交流、上下游对接合作一个重要平台。二是在丹东召开了柞蚕茧丝绸分会二届四次理事会。会议分析了对各地柞蚕茧丝绸生产销售情况,交流了企业先进做法,就如何促进缫丝工艺和设备的升级换代、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打造柞蚕茧丝绸特色产业形成了共识。三是在云南省陆良组织召开“十三五”中国茧丝绸行业发展战略研讨会。80%以上的常务理事出席了会议,会议就当前我国茧丝绸行业面临的形势,“十三五”茧丝绸行业发展的主要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及政策措施等,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为下一步编制“十三五”行业发展规划奠定了基础。
(六)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提升中国丝绸国际形象
世界丝绸看中国,“走出去、请进来”,广泛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协会一项重要任务。一是组织全国丝绸标委会、苏州大学、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丝检中心等单位赴日本开展了高档丝绸标志推介和宣传,并就生丝电子检测关键技术与有关专家进行交流和探讨。日方对中国推广使用高档丝绸标志有了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表示支持中国开展新型生丝电子检测设备的研发,访问取得良好的成效。二是与杭州市人民政府在杭州联合举办“2015中国国际丝绸论坛”。论坛邀请了中国、法国、意大利、日本、泰国、越南等国内外行业协会负责人、科研院所专家、知名企业高管及时尚界人士参会。论坛围绕“丝绸与时尚”主题,分别就产业发展情况、品牌营销渠道创新及时尚产业发展方向等议题作专题演讲。论坛交流了观点,凝聚了共识,为推动国际间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七)加强行业信息工作,不断提高协会服务水平
信息统计始终是协会一项重要的基础性行业工作。今年以来,协会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抓好行业信息工作。一是继续发挥协会官网的平台作用。通过改进网络平台功能,实现了与企业网络节点的互联互通;开通网站和微信与消费者互动功能,实现了企业品牌形象的在线展示、推介以及与企业天猫、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的有机对接。二是做好茧丝绸行业统计分析工作。继续完善了《全国茧丝绸生产统计系统》,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通过发布《全国茧丝绸生产统计系统生产月报》,为企业及时了解行业形势,开展生产活动提供了依据和参考。三是根据国家统计局、海关发布的统计数据,认真编写了行业季度运行分析报告,不断做好行业经济分析和预警。
各位代表,协会之所以能较为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支持,也是全体会员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丝绸协会对长期支持协会工作的各级领导和丝绸业界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