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广西那坡发展蚕桑产业 提升妇女地位
 

广西那坡发展蚕桑产业 提升妇女地位

来源:百色新闻网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5-12-11   |  阅读次数:367次

近几年来,那坡县蚕桑产业发展迅猛,2015年上半年全县生产鲜茧32850担,蚕农销售蚕茧收入达6570万元,桑蚕生产已成为农村群众发家致富的主导产业。在那坡,种桑养桑的主力军是广大妇女,全县80%以上的桑园都是蚕娘们操持,桑蚕业成为名符其实的“妈妈”产业,妈妈们通过发展蚕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提高社会地位。该县妇联因势利导,以发展“妈妈”产业为切入点,坚持党建带妇建抓好妇女建设,发挥妇女作用,取得显著成效。

    培育产业带头人,抓好两个阵地建设,引领妇女发展产业。

    抓好妇代会组织建设。县妇联突出抓好妇代会组织建设,把优秀妇女代表选进妇代会,使之成长为广大妇女发展产业的带头人。黄美新是平孟镇农信村的党支部书记,一个从外乡婚嫁来的普通农家妇女能在当地做上支书,非常不简单,她靠的是带富的本领,在本村她引进沙糖桔种植并获成功,年收入达8万元,带动周边群众种柑果上1000多亩,2014年全村水果收入上百万元。黄惠娥是百合乡那乐村的妇女主任,当上村干后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种桑养蚕,目前年种桑6.5亩,收入3.7万元以上,是远近闻名的养殖带头人。

    抓好巾帼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使之成为广大妇女学习科技文化的试验田。选择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妇女参与产业面较广的村屯建立巾帼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以基地幅射带动全村或片区,推动农业优势产业向规模化、集中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在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开展妇女生产技能竞赛,提高妇女学技术、比贡献的热情。2014在百合乡那乐村巾帼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开展蚕娘女能手技能比赛,带动周边村屯发展桑蚕生产,年初该乡新扩种桑园近千亩。2015年6月,组织在全县开展“蚕娘展技能,寻找产业致富幸福家庭”活动,全县各乡(镇)派出蚕娘高手60人参与比赛,扩大了影响,提高了妇女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引领妇女投身产业发展。围绕中心抓产业,留住妈妈促发展,突出发展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妇女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近几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根据那坡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以桑蚕、水果、中草药、林下养鸡、杉木等作为全县农业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县妇联带动广大妇女积极参与产业发展。据统计,在种养为主的第一产业发展中,40000妇女同胞投身产业发展,约占全县妇女总人数的40%,一些产业妇女成为主导力量,如蚕桑业,80%的桑园由妇女操持,水果、养猪等产业妇女占的比重也超过一半。

    加强产业交流,提升妇女形象。那坡县与越南接壤,是一个地处西南边陲的边境县。随着桑蚕产业在本县不断发展壮大,影响力迅速提升,越南的河广县、通农县、保乐县等边民对那坡蚕桑业发展给予很大关注。2009年以来,双方农业部门通过技术培训、共建示范点的方式帮助越南边民积极发展桑蚕产业,现越南种植桑园1300多亩,带动近200户越南边民参与种植,越南妇女通过学习桑蚕种植知识,与本县妇女建立交流,在促进边境农业产业的同时,提升了中国妇女发展产业的好形象。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