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浙江淳安:“十天养蚕法”示范点得以推广“蚕宝宝”集中饲养增效明显
 

浙江淳安:“十天养蚕法”示范点得以推广“蚕宝宝”集中饲养增效明显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5-10-30   |  阅读次数:368次

近两年来,一直在推广的“十天养蚕法”,或许很多市民都有所耳闻。目前,在洪家、楼厦、富石、仰韩、双联、邵宅等地,茧丝绸总公司投资建设了高质量的“十天养蚕法”的示范点小蚕室,每个示范点小蚕室面积在200—600多平方米之间不等,同时购置了许多新的蚕桑生产和收烘设备。这些示范点,一期可饲养几百张小蚕,总面积达3200多平方米。

    小蚕的成长过程需要更好更精细的温湿度条件,需要蚕农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公司推出“十天养蚕法”,养蚕大户集中养小蚕,小蚕养成大蚕后再返还给散户继续养。此举既能保证小蚕强健,又能减轻散户养蚕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投入,可谓一举两得。汾口镇蚕农余师傅说:“有了‘专业户’帮我们养小蚕,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我们小户蚕农的经济压力,特别是养小蚕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所带来的精神压力。”

    当然,既要场地又要技术的养小蚕工作,养蚕大户们也不是白干的。茧丝绸总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千岛湖牌优质桑蚕茧产业化提升项目,对养小蚕的大户有相应的资金补助和技术扶持,项目实施期间,累计扶持饲养小蚕5.5万余张,促使蚕农节本增收1400多万元。公司还负责购置的生产和收烘设备有切桑机、温湿度控制器、机灶炉排等,机器的更新换代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小蚕重在呵护,更重在质量。蚕桑新品种的引进,可以有效地提升桑叶和蚕茧质量,为维护和提升“千岛湖”牌优质桑蚕茧的品牌贡献了力量。据数据显示,就引进各类新品种5万余张这一项举措,就增效达700余万元,其中直接增加蚕农收入有500多万元,让蚕农们养蚕信心倍增。

    加强管理,统一收购

    淳安率先启动“智慧蚕桑”服务新模式“老刘啊,听说村里下个礼拜又要蚕农培训了,还来个专家,到时候我们一起去问问今年蚕茧的事?”

    “喂,老王啊,我们今年的蚕农补助大概什么时候到位啊,你家拿到了吗?”

    对于养蚕人来说,茶余饭后的话题总与养蚕、收蚕茧、蚕茧收益脱不了关系。在千岛湖牌优质桑蚕茧产业化提升项目实施的同时,茧丝绸总公司每年会对蚕农进行培训和补助,通过联防联治消毒技术推广和“十天养蚕法”配套科技的推广等技术服务和物质补助,更好地帮助蚕农引导蚕农进行高效优质的生产,更好地维护“千岛湖”牌优质桑蚕茧品牌。据了解,公司每年都会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为蚕农养蚕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每年都会有200万元至300万元的补助资金,用于补助农户的饲养费、木框等养蚕支出,鼓励蚕农养出更多更好的蚕茧。

    值得一提的是,茧丝绸总公司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智慧蚕桑”服务新模式,加快了蚕茧收购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公司根据蚕桑生产和收烘的特点,走政府采购程序研发了一套茧站信息化系统,把全县近2万户蚕农信息录入数据库,在收购蚕茧的过程中极大地方便了输入蚕茧价格等信息的流程,在集中和繁忙的收购期间节省了很多时间,方便蚕农更快地知道自己的蚕茧价格等信息。同时在茧站信息系统之中输入订蚕种的数量等信息,可以自动且全面地显示出一系列相关的生产数据,通过监测这些数据信息,技术人员可以准确地掌握生产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更好地服务蚕农,提升生产质量,实现蚕种订购配送、蚕茧收购、蚕农款项结算、蚕茧收购数据分析等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务。

    养蚕人不仅养蚕还打起了蚕桑的主意。

    淳安虽然地处山区,但而今道路四通八达,各地采摘游随之风生水起。春天有野草莓、枇杷,夏天有葡萄、猕猴桃,秋天有橘子、火龙果、柿子,冬天有草莓。而在这众多的果园中,有一种果子很特别,紫的发黑,甜点发腻,营养价值也不可小觑,可当水果即食,也可浸泡白酒小酌,关键是它不打农药又不能随意施肥,天然无污染。这个果子就是桑椹。今年,茧丝绸总公司引进的果桑系列桑品种已成林,果桑园区也已经对外开放,为游客、市民提供了新鲜爽口的桑椹,特别是位于千汾线、淳杨线旁边的果桑园区,还与千岛湖自驾、骑行绿道经济带紧紧融合在一起,骑行采摘两不误。

    从养蚕为结茧吐丝用于生活到种桑结果成就美食,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转型升级的一大突破。而除此之外,桑叶还可制作茶叶,桑枝还可用于食用菌栽培,甚至还有企业将桑叶变成了烧饼,用蚕蛹为主要原料种植虫草研制出千岛湖本土的北冬虫夏草,让众多糖尿病人、高血压患者在选择食品时又多了一个选择。

    如今,茧丝绸公司与淳安益佳千岛农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梓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合力开发蚕桑新产品,为蚕桑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目前,桑叶茶生产基地已落户威坪,预计年生产桑叶茶产值300多万元;梓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2014年的桑枝食用菌产量已达7000多斤,发展的前景比较乐观;桑璜、蛹虫草也已实现开发,虫草含片等保健产品已上市销售,预计年销售额达500多万元。这些都在保健方面有独特价值的蚕桑延伸产品的创新和开发,让传统蚕桑行业的老树上开出了新花朵。

    “千岛湖牌优质桑蚕茧已经申报国家驰名商标,这是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逆流而上所做的努力。在数量不可避免的下降趋势中,找准自己的优势和定位,扬长避短,努力创新。真正打造出千岛湖牌优质桑蚕茧品牌,需要更新相关的生产设施设备,需要加强对蚕农的服务和培训,需要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下苦功,需要创新传统的生产方式。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突出强调‘可持续’,传递发展现代农业明确信号。树立‘千岛湖牌优质桑蚕茧’的品牌,响应‘可持续发展’的号召,挖掘蚕桑产业的潜力,通过创新来实现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是茧丝绸公司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只有坚定信念,立足生产,努力创新,及时行动才能在蚕桑生产的弱势地位下实现突破,走出困境。”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负责人的一席话,或将让广大蚕农看到养蚕路上的曙光。

    千岛湖蚕桑产业:智慧养蚕,减量不减效益

    俗话说春种秋收,在广大种粮大户忙着收割的时候,淳安的养蚕人,又将开始下一季度的养蚕计划。近几年来,尽管淳安养蚕的劳动力少了,蚕茧总数量有所下降,但对于几十年如一日的养蚕人来说,一年少则2场,多则4场的蚕茧收益,仍是他们主要的生活来源。

    自2013年起,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就立足重点实施“千岛湖牌优质桑蚕茧产业化提升项目”,还获得了淳安县财政扶持,成为财政扶持资金最高的单项农业产业类发展项目,该项目涵盖了土建工程、仪器设备购置、科技投入和前期费用等各方面内容。面对蚕桑产业发展中生产方式落后、劳动力短缺和比较效益不高等窘境,茧丝绸总公司重拳出击,旨在维护提升生产设施,建设种养基地,推广新蚕种,研发传统产业链新产品,从而实现蚕桑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蚕农收益。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