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南充:茧丝绸综合利用开发前景广阔
 

南充:茧丝绸综合利用开发前景广阔

来源:南充经济网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5-10-13   |  阅读次数:358次

10月9日晚9时许,记者在位于嘉陵工业园区的桑叶茶加工车间看到,工人一边从一辆小货车上卸桑叶,一边将刚刚卸下的新鲜桑叶用切桑机将桑叶切碎以后,铲入制作桑叶茶的机器对桑叶进行杀青、揉捻、定型、烘干等程序加工桑叶茶,桑叶茶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

    在现场,来自南部县太平乡的桑农雍昌伟告诉记者,他当天从乡上收集了蚕农1.39吨桑叶,连夜用小货车送到尚好公司,公司按照每公斤1.9元的价格收购,一共兑付给他2641元现金。雍昌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亩地的桑树养蚕1年最多喂4季3张纸的蚕,这4季蚕要吃1500公斤桑叶,按照1.9元1公斤桑叶计算,就要花去成本2850元,再加上养蚕要要花去20个工的人工成本,3张纸的茧子按照今年茧子平均收购价每公斤56元计算,养蚕基本上赚不了钱;而桑树一年最少可以修剪桑枝采摘5次桑叶,一亩地的桑树1年最少可采摘的桑叶3000公斤,按照每公斤桑叶收购价1.9元计算,桑树仅采摘桑叶1年至少可以卖到5700元,如果再将桑树进行精心管理,1年最少还可以多采摘一次桑叶。“现在是养蚕亏本,卖桑叶赚钱”雍昌伟给记者说,因此他们当地桑农现在种植桑树的积极性很高。

    “今天晚上有南部县太平乡、省蚕研所桑蚕基地和三台县一蚕桑基地采摘的新鲜桑叶送到公司来,今天晚上必须要加班加点将这七八吨新鲜桑叶按照制作桑叶茶的程序进行加工,要不然桑叶茶就会失去它应有的品质。”南充尚好桑茶公司负责人刘露民对记者说,他们生产的桑叶茶今年一直是市场的抢手货,产品供不应求,今年他们已经接到不少桑叶茶的订单,但是由于我市各地一些农民按照传统的习惯栽桑只是用来养蚕,养蚕季节过了以后,没有将桑叶采摘下来,而是留在桑枝上让桑叶变老烂掉,没有有效地发挥它的更大的作用,这实在是一种浪费,他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大力宣传茧丝绸的综合利用,将桑树和桑叶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不能将这些资源白白的浪费。

    昨日,记者电话采访了市茧丝绸协调办公室负责人李伟,李伟说,从整个茧丝绸发展来看,桑树和桑叶发展前景广阔,桑树的桑叶不仅仅只能养蚕,桑叶还可以用来制作桑叶茶,桑叶打成粉末可以用于桑叶食品中的桑粉面、桑粉面包、桑粉馒头,桑粉方便快餐,桑叶还可以制作中药材,桑枝还可以作为食用菌的原料,桑葚还可以制作桑葚酒、桑葚保健饮料等等。李伟说,目前我市号称种植有99万亩桑树,但是目前由于我市广大农村大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不少农村的桑田已经荒芜,在农村用桑叶养蚕的人都是留守老人,我市桑树桑叶的利用率还不到10%。因此,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应该向广大桑农蚕农宣传桑叶不仅仅只用来养蚕,它还有更的用途和经济价值,如果把我市“百万亩桑树”的充分利用,那么,我市茧丝绸综合利用开发前景看好,将会有重大突破。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