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州桑蚕成就创业梦
来源:金融时报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5-09-07
| 阅读次数:265次
“把预先扎好的方格簇片平放在熟蚕蚕座上,使簇与簇相连,一般来讲,上蔟应该在傍晚进行,过一晚上熟蚕大都已经爬上簇片,再将簇片搁挂到簇架上……”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黄河故道生态旅游区杏坞园旁,来自香赵庄镇王寨村的王传振正在指导村民让桑蚕上方格簇。
“在大学里我非常喜欢所学的专业,大三时我组建了科学养蚕团队,并与实验小学合作,对小学生们进行养蚕科普,推广宠物蚕。毕业时,整个创业团队收入2万多元。现在看来养蚕是对专业的肯定,同时也增强了我对未来创业的信心。”从山东农业大学蚕学专业毕业的王传振谈起校园经历显得格外自豪。
大学毕业后,王传振决定用所学的养蚕知识回乡创业。起初,凭着大学里的创业积累和筹借的4万元钱,在自家的4亩地里培育了10万棵桑椹苗木,开始养蚕试验。“虽然有专业知识,并且也培育过蚕,但像这样的规模养殖,对我来说还是头一次。”回忆起养蚕初期的情况,王传振如是说,“也许是太没经验了,1个月后蚕开始摇头吐水,胸部萎缩并向腹部弯曲呈半月形,没几天就有一部分翻滚吐水死了。”
眼看着蚕成片死去,一时也找不到病因,王传振真是欲哭无泪:“为了养好蚕,我一连盯上三四天,没睡过囫囵觉,甚至饭也顾不得吃,没想却是这样的结果。”就在王传振近乎绝望的时候,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农信联社的客户经理找到了他,给他联系科技站养殖专家会诊,确定蚕是氯丹粉中毒,随后采取隔离、清洗、通风等措施,避免了蚕全部死亡的后果。
“这是我第一次同农信社打交道,没想到这么给力。从那时起,我所需资金都是从夏津农信社贷的。”回忆起养蚕的日日夜夜,王传振在心有余悸的同时,也对当地农信社支农富农,急他人之所急的行为交口称赞。
经过精心地培育,第一批蚕茧成功售出,纯收入4600元,这让王传振信心倍增:“现在还处在试验阶段,如果养殖技术成熟后,一张种蚕卵,就能育出2.5万头蚕,纯收入还能翻番,而且如果将来养蚕能够规模化推广,果桑树的桑叶可用来养蚕,果桑养蚕相结合,每年将给农户额外带来3000元左右的收益。我打算在农信社的帮助下成立一个蚕桑农业服务站,专门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
谈起未来,王传振满是憧憬:“我最大的理想是发展观光旅游、循环生态农业。种植桑树,桑叶养蚕、喂养野鸡等,蚕粪喂鱼,并利用桑叶茶、桑叶粉做面食,逐步建起特色餐饮品牌。”
“虽然事业还在起步阶段,但家乡有丰富的古桑树资源,在农信社的支持下,我相信定会大有作为。”王传振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