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解密百亿企业万事利丝绸“互联网+”促传统企业转型样本
 

解密百亿企业万事利丝绸“互联网+”促传统企业转型样本

来源: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5-07-19   |  阅读次数:355次

“中国互联网+浙江传统企业转型跨界经营分享会”近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下沙经济开发区中豪房产七格项目售楼处举行,现场来自丝绸行业年营业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万事利丝绸集团相关负责人的演讲成为关注的焦点。

直面挑战:创新才能带来生机

“我们的员工很多都是80后,甚至90后,他们都是在网络游戏里‘打着怪兽’升着级长大的,在他们逐渐成长起来之后,线下的交易行为将越来越少,逐步发展到线上,而线下则逐渐转变为体验、分享、培训的功能。”余志伟作为万事利微信商学院的副院长,同时还负责整个集团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部门的主要事务。

“万事利的电商是我在管的,但是很多企业问我,互联网+了,那我是不是赶紧去开个淘宝店,天猫店就算转型了呢?绝对不是这样的!”在余志伟看来,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是个很大的问题,但并不是所谓的开拓了电商,就完成了转型升级了。

“万事利其实不做移动互联之前,一年的营收已经达到90个亿,更是拥有丝绸行业唯一国家级技术中心、丝绸行业首个中国驰名商标、中国丝绸企业竞争力第一等等数不甚数的荣誉的一家企业。”可是,这些在互联网+下的时代下,只能是曾经。“现在,我们要做的是龙头,为了做龙头,不可以只算获得了多少。”

“很多人会觉得打造一个爆款就会有很多收益,可我们现在所在做的,并不是单纯的以销售利润来衡量产品是否爆款。甚至很多时候,我们在爆款产品上是让利的,但这一个爆款将会成为新的流量入口,而这也是我们所看重的。”

余志伟说,这是一个允许疯狂畅想的时代,只有创新才能为企业带来生机。

“就连我们的组织机构也是需要创新的,需要打造具有互联网属性的组织:事业合伙化、组织网络化、工作游戏化,才能将工作效率最大化,创造更多成绩。”

消费场景的重构:需方发起

“不晓得去年过年的时候,大家有没有被一条神奇的围巾刷屏?”余志伟告诉我们,在万事利,有一条神奇的围巾,只是一条普通的红围巾,尽管是获得了技术专利的,但它的神奇并不是工艺本身,而是他的销售模式。

“这是一条祈福彩,红色的围巾上有一些简单的祈福图案,就这么一款围巾,一年的销售可以达到20多万条,这是一个很夸张的数字,我们一般出一款围巾,销售可能只是它的零头。”

就是这条祈福彩,马云有围、刘强东有围、潘石屹有围,而这些图片都在朋友圈传播的甚是广泛。“可能你会拒绝别人送你一条围巾,但绝对不会拒绝别人送你福气,我们的祈福彩就是抓住了这一点,引导了一种消费心理,造就了一条红色围巾的传奇故事。”

万事利还推出了适合七夕等节日的情人礼品,让爱保险,永生花丝巾礼盒;打造了8小时睡眠面膜的真丝枕套;以及会呼吸的夏季蚕丝被团购、十二星座心动礼盒等一系列既适合网络传播又能直达消费者需求点的产品。

“互联网思维不是互联网人的专利,更不是只能应用于互联网企业。”

余志伟说:“‘互联网+’的时代是传统大企业集团的时代,是二次转型的重要时刻,是传统企业的重要机遇。唯一的前提就是你是否愿意主动拥抱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