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浙江:桐乡市召开会议布置春蚕后期管理工作
浙江:桐乡市召开会议布置春蚕后期管理工作
来源:桐乡市蚕业管理站 | 作者:桐乡市蚕业管理站
| 发布日期:
2008-05-21
| 阅读次数:1264次
5月16日,桐乡市蚕业管理站在农经局五楼会议室召开了全市春蚕生产后期管理会议,各镇(街道)全体蚕桑辅导员和市丝绸公司、蚕业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蚕业管理站站长吴纯清主持,市农经局副局长陈梓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分为四个议程:
在会上,由各镇(街道)蚕桑辅导员对当前的春蚕生产作了交流汇报。
市丝绸公司沈根兴分析了全国蚕茧产销形势。沈根兴说,由于中、西部地区蚕桑生产的发展,去年全国发种量增加,总产蚕茧增加,但增幅较前年有所回落,茧价大幅下降,出口量有所增加,但幅度不大,供过于求还是存在。今年春期发种量下降,全国减少10%,遭遇早春冻害,广西少养一期蚕,目前价格止跌启稳,去年中、晚秋茧质量差,优质茧缺少,市场呈现结构性原料紧缺。今年我市茧价将根据市场、茧质定价,实行优质优价,拉开差距,要求多宣传,多指导,老蚕后期如遇高温用好灭蚕蝇,抓好上蔟关,重现东部地区茧质优势,提高茧质,增加效益。
市蚕业管理吴纯清站长分析了今年我市春蚕生产情况,提出了春蚕中后期管理措施。今年春蚕全市4月30日统一发种,实发蚕种130670张,比去年实发172445张,减少41775张,减24%,5月2日收蚁,收蚁率达到98%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外来蚕种有近11000张,由于技术措施不到位或蚕种质量有问题等因素,很大一部分蚕种收蚁情况较差)。1-2龄中毒损失少,蚕的生长发育正常;蚕二眠后,由于遇到天气阴雨低温,蚕讯普遍有所推迟。除4月8日高桥六个村遭遇到了罕见的冰雹袭击,造成了程度较为严重的桑叶损失,调减蚕种近千张外,春蚕生产比较顺利,一些预想的生产隐患和社会矛盾没有出现。今年春蚕生产呈现四个特点:
1、技术培训重视,普及形式丰富。市级举办蚕桑专题讲座1期,镇级技术培训14期,村级技术培训16期,培训人员达3211人次;发放小蚕饲育技术参考表3万份。
2、安全意识增强、工作措施到位。召开防氟工作专门会议,落实防氟、停窑等措施,排氟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全市组织验收小蚕规模共育50张以上108家,饲养蚕种15190张,规模共育率11.5%,比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
3、桑园管理薄弱,桑叶产质量下降。由于去年蚕茧行情大幅跳水,开春以来农资、肥料大幅涨价,春季桑园的治虫、施肥情况不容乐观。桑叶新梢着叶片数比往年减少,叶小、叶薄、叶质差。
4、不安全因素防不胜防,安全意识有待增强。单季晚稻浸种谷时期,防浸种农药处理不当,引起中毒,防蔟草中毒,防蚊子药水和其他农药中毒。
为了争取春蚕丰收,必须切实抓好春蚕老蚕期饲养管理,主要技术措施有六个方面工作: 1.以新鲜石灰粉当家,确保蚕座干燥;2.加强大眠眠起处理,及时分批提青;3.加强通风换气、稀放饱食养大蚕;4.抓好桑叶的贮藏工作,做到桑叶新鲜;5.做好防蝇防中毒工作,确保正常生长;6.抓好上山关,提高春茧产质量。
市农经局陈梓林副局长对会议作了总结,并对春蚕中后期管理工作强调了三点要求:1、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积极引导、推动农户实行“三秋改二秋”。2、蚕桑辅导员要高度负责,大力宣传、贯彻优质优价的茧价政策。3、积极预防蚕桑大面积中毒事件,发现苗头,积极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