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专家论坛
最新成果
实用技术
典型经验
蚕业文化
数字期刊
企业之窗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小小桑枝“变废为宝”托起边陲富裕新农村
小小桑枝“变废为宝”托起边陲富裕新农村
来源:百色新闻网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5-07-23 | 阅读次数:259次
“以前遍地的桑枝条,我们都是拿来当柴火烧,要不就是胡乱丢弃烂在田间地头造成环境污染,想不到用桑枝来种蘑菇竟能让村民成了‘万元户’,比外出打工强多了。”那坡县百合乡清华村民委副主任黄国际介绍说。
走进位于平孟口岸—那坡二级公路旁的清华村者兵吞桑枝食用菌栽培基地,只见一排排菌袋码放整齐,几位村民在给菌袋洒水,空气中弥漫着桑枝食用菌特有的清香。者兵屯是全县有名的桑蚕屯,全屯种植桑园236亩,户均有桑地3.5亩,年产桑枝十几万斤。为有效解决桑园桑枝废弃污染问题,2007年,在县农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黄国际开始发展桑枝食用菌产业,使桑枝变废为宝,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据黄国际介绍:利用桑枝培育食用菌,由于香味浓、口感好、营养丰富,深受广大城乡居民的喜爱,不少菜贩子还主动上门收购,供不应求,而且菌渣可作为有机肥施入桑园,实现绿色循环。仅桑枝回收一项,蚕农年亩产桑值可增收1000元以上。
在黄国际的带动下,群众积极性非常高,不少农民工还特地返乡发展桑枝食用菌产业。2012年,黄国际带领群众成立了者兵食用菌合作社,并先后争取到产业发展扶持资金190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8.6亩的标准化桑枝食用菌栽培基地。目前,该基地已生产食用菌约8万棒,产值200万元,全屯人均纯收入15000元以上,桑枝食用菌成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如今,富裕起来的村民不仅家家户户盖起了白墙红瓦的小洋楼,添置了时兴家电,有的农户还买来电脑,拉起宽带,村民说今后扩大规模了,希望能够通过互联网把者兵的桑枝食用菌卖到全国各地。小小桑枝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