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我市种桑养蚕面积和产量,已连续9年跃居全国、全区第一。截至目前,全市桑园面积达80.5万亩。2014年,全市鲜茧产值41亿元,桑蚕茧丝绸工农业产值达70亿元。种桑养蚕已经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目前,虽然我市桑蚕产业已形成规模,但桑蚕生产机械化程度仍然很低。采摘桑叶、松土护理、蚕虫喂养等还完全依靠人工操作。随着农村青壮劳力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农村劳动力年龄老化、劳动力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桑蚕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推广机械化、省力化养殖,已经成为广大群众的迫切需求。
研讨会上,宜州市养蚕大户韦海任、石忠胜、覃德斌,在现场分别演示了他们自己研发的机械脱茧机的脱茧过程。只见他们把带茧的方格簇放在脱茧机上,通过自动或人工方法,把方格簇上鲜茧干净地脱离出来。根据比较,使用脱茧机脱茧,比使用手掰脱茧提高效率6至7倍。
会上,自治区农机局、市农机局相关领导和专家就桑蚕生产机械如何研发和推广,提出了建议,一要标准化种植,统一行距、株距,使用统一规格方格簇,以便于机械研发和使用的规范化。二要鼓励群众自主研发省力机械,大面积推广使用的机械要规范产品鉴定程序。三是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积极研发机械松土、采叶、脱茧、喂养等产品。四是加大农机补贴力度,提高蚕农使用机械的积极性。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