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江苏常州:桑蚕业为何大幅萎缩
 

江苏常州:桑蚕业为何大幅萎缩

来源:光明网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5-07-13   |  阅读次数:294次

 上月中旬是春茧收购旺季,可是,记者从溧阳市、金坛区有关部门了解到,今年养蚕桑田面积、春蚕张数比去年又有大幅减少,并且已成为一种趋势;而在武进区、新北区,几乎已经见不到养蚕人。

    今年春茧收购于6月7日开始。当天,记者在天目湖桑蚕合作社看到,一些老人陆续拎着篮子赶来送茧,合作社负责人夏安扣忙着称重、算账,大家见面就打起了招呼。"溧阳这边就他们这些人养蚕了,年年来,都熟悉了。"夏安扣说,现在养蚕的人越来越少,收茧点也没了,要不是他收,蚕农们要么赶到宜兴甚至安徽去卖,要么卖给上门收货的人,价钱压得很低。

    据了解,今年溧阳春茧收购价1650元/担(草笼茧),金坛春茧收购价1800元/担(方格簇茧),两地收购价比去年下降150元/担。价格下降的同时,桑田面积和养蚕张数也在收缩:去年底,全市桑田面积0.8万亩,比2013年减少0.5万亩;今年春蚕期全市养蚕户数为2600户,养蚕3350张,分别比去年减少850户、2230张,下降达24.64%、39.96%。

    据了解,主要原因是:1、国际茧丝绸市场自2013年春茧价格创新高以来一路震荡下降,国内鲜茧价格也逐步降低;2、丝绸市场受到化纤面料的挤压,需求逐年减少;3、养蚕和桑田管理繁琐辛苦,用工多、劳动强度大,年轻人不愿干;4、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经常导致养蚕失败或低产;5、家蚕属于不完全免疫系统昆虫,对病菌病毒的抵抗力较弱,只要一个环节不到位,就可能引发蚕病,严重的可能绝产;6、人工、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推高了蚕茧成本,而蚕茧价格徘徊不前,甚至反而更低--上世纪90年代末,蚕茧价格就达到了1500-2000元/担,而近3年来,除2013年春茧价格突破2000元/担,其他都在2000元以下,今年更创新低。

    金坛养蚕大户徐彭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家有8亩桑园,今年全年肥料、农药成本2800元,养春蚕12张,蚕种成本636元,蚕药成本720元,人工成本3440元(不包括夫妻俩自己的用工成本),合计总成本7596元;12张春蚕,按每张产茧量90斤计算,总产值19440元,净收入为11844元。而在上世纪90年代末,同样养12张蚕种,净收入可达15131元,比现在高3287元,若算上物价上涨因素,则跌得更多。

    夏安扣在2005年创办了天目湖桑蚕合作社,66岁的他曾任溧阳桑蚕站站长。回忆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养蚕兴盛,他深有感触。他说,我市是蚕桑之地,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现在从事蚕桑产业的都是上不了班的留守老人,一般都在50岁以上,有的甚至已七八十岁,随着这些老人年龄增大,做不动了,养蚕人将会越来越少,真担心蚕桑这一传统产业也将渐渐逝去。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