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图文]重庆新民镇:养蚕业撑起农民致富“钱袋子”
 

[图文]重庆新民镇:养蚕业撑起农民致富“钱袋子”

来源:中国奉节网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5-05-25   |  阅读次数:237次

  “今年蚕茧价格好啊,一公斤要卖40块!我这一季养了4张蚕种,就卖了6000多块钱。”新民镇柏木村养蚕示范户曹玉珍一边给蚕虫喂桑叶,一边高兴地盘算着今年春蚕的收入。

给蚕虫喂桑叶

正在喂养的蚕虫

采摘成熟的桑葚

桑葚喜获丰收

     新民镇近年来全力打造全县蚕桑第一镇,把蚕桑产业作为富民兴村的支柱产业来抓,走出了一条“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及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蚕桑发展新路子,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如今,不但柏木村成为当地有名的桑树种植村,还辐射带动该镇中台、中心、伞坪等村发展标准化桑园。

    “镇上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栽桑养蚕,让我学会了很多养蚕新技术,养起蚕来不费力、还省时,而且蚕茧品质很好,价格卖得高。”曹玉珍告诉记者,以前养蚕成活率低,培育的小蚕不是病死就是大蚕没收获,即使成功,一张蚕种也仅收获20至30公斤蚕茧。现在镇上组织专家手把手地指导收益从过去的20至30公斤增加到40公斤,有时甚至更多。

    为了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该镇坚持以“推广科技养蚕、加强技术培训”为指导,通过广泛宣传、正确引导、典型带动、强化培训等措施让蚕农掌握四项核心技术,即建设标准化桑园、积极推行小蚕共育、推广使用省力化蚕台和推广使用纸板方格簇。还加大了消毒去病的培训,实现了全镇有75%的农户参加村级共育,25%的农户参加自然村共育,小蚕共育率达100%,降低了大蚕发病率,提高了成年大蚕的上簇率,确保蚕茧产量高、质量好、效益好。

    在新民镇,跟曹玉珍一样靠养蚕致富的农民还有许多,据介绍,截止到目前,该镇养蚕农户达1020多户,桑园种植面积约 0.7 万亩,共计饲养1500批蚕,年产茧量6万斤。建成标准化小蚕专用共育室3个,室外养蚕大棚11个,专业培训村干部20余名,培训蚕农300人次,技术普及率达95%,基本上达到一户一张“明白图”,一户一个种养“明白人”。

    “村里正在建设蚕种培育室,下一步准备大量发展果桑种植,除了养蚕的收入外,桑农还可以卖桑葚、枝条等增收。”据该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易新海介绍,目前镇上引进了果叶兼用的桑树新品种和养蚕新技术,作为蚕桑业附属产业的桑葚目前已经喜获丰收,市场行情看好,每公斤桑葚卖到10元,按一亩成年果桑产1000公斤计算,额外亩收益就达到1万元,桑树已经成为了村民的“摇钱树”。

    该镇党委书记张帆称,他们将进一步加大对蚕桑的发展和支持,通过技术培训、政策倾斜等措施全力打造全县蚕桑第一镇,使蚕桑产业真正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