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央行降准1%释放1.2万亿资金或流入股市 企业融资成本有望降低
 

央行降准1%释放1.2万亿资金或流入股市 企业融资成本有望降低

来源: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5-04-22   |  阅读次数:358次

 央行19日发布公告,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释放资金约12000万元。本次降准是今年继2月份之后的第二次降准,也是自2008年之后,6年多来的首次降幅达1%的降准。专家表示,未来仍有降准可能,此次释放的资金对股市来说是利好。

     年内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未来仍有降准可能

    央行自4月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对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并统一下调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至农信社水平;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可执行较同类机构法定水平低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

    早在今年2月份,央行就已经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

    对于今年两次下降存款准备金率,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副教授姚志勇表示,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在全球范围内还是偏高,未来有继续下调可能,即使下调至个位数也不是不可能。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同样认为,中短期来看,货币政策将维持中性偏松,利率、准备金率仍处下行通道,未来不排除继续降息、降准的可能性。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认为,我国外汇占款已经出现趋势性的回落,外汇储备也出现了趋势性的下降,所以未来肯定是进入了一个准备金率持续下降的通道,预计未来至少还会有两次降准。

    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 预计释放资金约12000亿

    由于央行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另据央行4月14日发布的《2015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3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24.89万亿元。据此计算,本次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约释放资金约1.2万亿。

    对此,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一次性释放资金约1.2万亿,将明显改善银行流动性,引导市场利率下行,促进银行增加信贷投放,带动整个社会融资增长和融资成本下降,并通过提高货币乘数来促进M2提速,从而起到稳增长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如算上定向部分,此次降准能为商业银行释放出1万亿至1.2万亿元人民币资金。但考虑到各商业银行除存款准备金率以外还受存贷比、流动性比率、资本充足率等指标约束,最终能增加贷放多少资金,还要看商业银行各自落实情况。

    有市场人士认为央行降准主要是因为第一季度的数据并不漂亮,GPD增长缩至7%。姚志勇分析,GDP增长7%的话10年就会翻一翻。过去是粗放的经济增长,有很多产品和投资过剩,而现在7%的经济增长好于以前的10% ,是有“质量”的、长期的、稳健的增长。经济发展不是百米冲刺,是跑马拉松。

    降准释放资金或流入股市多位专家倾向利好

    从08年至今历次降准后沪指的反映来看,在7次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后,沪指有四次在次日下跌,三次上涨,并无准确规律。但就本次下调,市场人事猜测资金会进入股市,是利好消息。

    赵锡军认为,降准的消息毫无疑问对股市是重大利好。但姚志勇解释,虽然降准明面上是资金更加宽裕,或许会有资金进入股市,是利好股市。但实际上本次降准另一方面会引发对经济增长压力的担忧,宏观上对股市来说有利空倾向。

    “经济有望小周期企稳。我们认为改革牛趋势不变,期待慢牛,近期关注七大投资工程、三大区域战略、大宗反弹、滞涨板块、地方债市场化替换开启、军工、环保、保险、银行、地产。” 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在发给媒体的报告中称。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袁钢明对表示,由于房地产市场价格相对稳定,降准所释放的资金大部分会流入股市推高股指的上涨,但他表示这并不是吹大股市的泡沫,反而有利于企业直接融资。按照国际经验,股市的市值一般可以和GDP总量一样大甚至超过GDP总量,但目前中国股市市值只有GDP总量的60%左右。

    企业融资成本有望降低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昨天分析指出,从流动性的角度看,自2014年4月开始外汇占款已负增长,至今持续近一年,趋势已清楚,MLF等期限与贷款严重错配无助信贷松动;从资金成本的角度看,目前银行新增存款的资金成本均在5.2%左右,缴纳高额存准率后,成本已接近6%,导致信贷成本超过工业企业5%左右的利润率。去年11月降息以来,两次上演的都是“宣布完降息,市场利率却上去了”,这说明流动性仍偏紧,而高存准率之下,银行资金成本居高难下,导致银行新增负债成本超过工业企业利润率,无法把贷款利率降到企业能承受的水平上。现在降准方能让降息落到实处。

    “本次降准普调和定向相结合,将增强银行信贷能力,加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更好地扶持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通过银行负债成本下降来促进信贷定价相应回落,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昨天也如此表示。

    降息最快五一前兑现

    专家普遍认为,此次降准之后央行还会继续降准和降息。民生证券管清友认为,降准还有一次空间,考虑上次降准和MLF规模,在外汇占款全年零增长的假设下,全年基础货币缺口约两万亿,本次释放流动性1.5万亿,未来还有一次准备金率下调0.5%的空间。他预计,降准之后降息将很快出现,而且降息的空间比降准更大。

    “当前经济增速位于历史低点,而存准率仍在历史高点,准备金率下调空间巨大。”海通证券维持二季度报告预测存准率有望下调至10%甚至以下的观点。当前贷款利率在6.8%,远超5.8%的GDP名义增速,利率非降不可,潜在降息空间至少4次以上,预测未来随时可能再次降息。

    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预计很快将迎来有力度的降息,最快五一前后就有可能出现,在大幅降准后再大幅降息,才能更有力地落实降低融资成本的目标,同时财政政策发力也值得期待,经济形势将不会允许政策狂奔戛然而止。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