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安徽肥西县:分水岭上养蚕人
 

安徽肥西县:分水岭上养蚕人

来源:合肥日报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5-04-07   |  阅读次数:261次

最近一段时间,肥西县金牛蚕桑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启华,又一头扎进桑园里,为指导合作社社员搞好桑园管理、养殖春蚕而忙碌着。类似这样的工作,赵启华已经干了30多年。由于他在为农服务工作方面业绩突出,今年年初,赵启华被市农委、市委组织部联合评为“2014年合肥市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

    1979年,赵启华高中毕业后回家务农,由于家乡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地,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缺水易旱,只能发展节水型农业。因此,早在1980年,赵启华就开始谋划栽桑养蚕,一开始他在自己的承包地上试栽了3亩桑树从事养蚕,获得了初步成功。1982年,当地农技站派赵启华去参加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举办的为期两个月的蚕桑实用技术培训班。

    “这次培训,让我学会了怎样把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去。”赵启华说,在随后的生产实践中,他逐渐掌握了一套栽桑养蚕方面的实用技术,并将其传授给周边农户,让更多的农民投入到栽桑养蚕事业中来。后来,他被当地农技站聘为蚕桑技术辅导员,一干就是30多年。

    为了发展蚕桑产业,赵启华于2007年牵头成立了肥西县金牛蚕桑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入社社员358户,桑园面积近4000亩,年养蚕近万张,年产值近2000万元。目前,该合作社拥有固定资产200多万元,厂房50多间,各种设施齐全,拥有蚕茧加工机械,一次可加工出干茧70余吨,并注册了“庐州牌”蚕茧商标,蚕茧远销全国各地。

    近年来,赵启华和他的团队一直探索在桑园里套种杭白菊等中药材,并利用秋季桑枝切成片做中药材,销路看好。“2013年,我们加工生产了干桑枝片50多吨,2014年拓展到全县,仅此一项每亩可使蚕农增加收入300多元。”赵启华说,下一步,他们还将积极开发桑叶茶、桑枝食用菌以及果桑系列产品等,助力蚕农增收、产业增效。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