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桑蚕生产呈可持续发展态势
来源:来宾日报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5-03-29
| 阅读次数:311次
蚕沙无害化处理技术应用覆盖面积超过19.6万亩,已建蚕沙集中处理池1909间、蚕沙沼气池3.8万座;在忻城县、象州县与兴宾区等地扶持建设了56个蚕沙无害化处理示范村。近日,记者从市经济作物站获悉,当前,以“蚕沙静态好氧处理”“人为添加有效微生物群剂”及“沼气池发酵处理”等技术为主的蚕沙无害化处理技术的有效推广,使全市桑蚕生产得到突破性发展,桑园面积、养蚕量、产茧量及鲜茧质量实现新突破。
据统计,2014年全市桑园面积达到55.97万亩,累计发种185万张,鲜茧产量127.6万担(6.38万吨),农民售茧收入达到2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9%、5.41%、5.28%和11.5,除农民售茧收入因价格波动有所下降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所增加。另外,全市小蚕共育率达到85%,方格簇推广普及率达到80%。全市现有缫丝企业12家,年加工干茧能力达到1.5万吨以上,生丝质量普遍达到4A至5A以上。
在省力化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去年我市在忻城县城关镇黄金村与隆光村、象州县寺村镇、兴宾区桥巩镇建立省力化桑蚕生产示范基地,通过综合滑轨式喂蚕设施、省力化方格簇与精简型采蚕的应用、桑枝机械化伐条应用、桑园机械耕作等多项技术集成展示,示范基地已经取得明显效果。
为提高全市蚕优质桑园配套技术、蚕桑综合利用等实用技术水平,我市充分发挥创新团队作用,在发挥国家桑蚕产业体系来宾综合试验站等技术优势,组织开展各种技术服务活动的同时,积极邀请国际桑蚕产业体系专家、区蚕业总站专家到我市举办培训班。去年,我市组织各级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技术培训班396期,培训超过2.6万人次,为逐步提高产业综合生产能力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