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专家论坛
最新成果
实用技术
典型经验
蚕业文化
数字期刊
企业之窗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桑园管护最佳期 陕西安康蚕农为何“力不从心”
桑园管护最佳期 陕西安康蚕农为何“力不从心”
来源:西部网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5-02-13 | 阅读次数:393次
安康市兴蚕养桑历史悠久,全市桑园面积占到我省的80%以上,眼下正是桑园冬季管护的最佳时期,可记者在一些桑蚕专业村里看到的却是蚕农“力不从心”的情景。
在平利县熊儿沟村,蚕农梁绍仁还在修剪桑树枝,县蚕桑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看到这一情况有些着急。
平利县蚕桑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李伦乾:这才开始进行桑园修枝,后面还有三步,桑园的耕挖、桑园施肥、桑树刷白,现在看来时间还比较紧张。
李伦乾说,如果错过了管护最佳期,不光桑叶的产量要下降两三百斤,桑叶的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蚕农梁绍仁却觉得有些委屈,其实他和老伴从上个月初就开始对桑树进行管护了,但面对自家的15亩桑园,老两口缺实力不从心。
平利县兴隆镇熊儿沟村蚕农梁绍仁:(只有)我们两口子在屋里,都是60来岁的人了,我们请人干就划不来了。
记者:家里年轻人呢?
平利县兴隆镇熊儿沟村蚕农梁绍仁:家里年轻人没在家,年轻人也不养蚕,他们挣钱出去(打工了)。
据了解,在当地和梁绍仁年龄相当的蚕农不在少数,一方面年龄大了“力不从心”,另一方面蚕茧市场价格也不看好。
平利县兴隆镇广木河村蚕农杨和仁:现在这个蚕茧价钱(低),我喂着就不划算了,明年要是价钱再不行,那就放弃了。
安康市汉滨区县河镇关沟村蚕农孟大洪:我就准备不想喂(蚕桑)了。两个劳力一年在家里,也就只能挣上个毛收入万把块钱。出去打工也就是五个多月,我们两个人净收入就是一万五千来块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受国内外市场影响,2011年以后,安康市蚕桑生产规模开始下滑,与2007年蚕桑养殖高峰期相比,全市桑园面积从71.79万亩减少到现在的39.4万亩。在记者走访的安康两县三镇4个蚕桑专业村,虽然桑园冬季管护工作已经大面积开展,蚕桑大户基本都已完成冬季管护工作量的90%以上。但剩余的小户、散户仅完成管护工作量的60%左右。
根据天气预报,安康低温天气近期还将持续,要是能抓紧时间在农历2月底前完成管护对桑园产量影响不会太大。目前,安康部分县区已组织蚕桑专家、包村干部,指导帮助蚕农管护桑园。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