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陕西石泉:蚕桑资源开发凸显经济效益
 

陕西石泉:蚕桑资源开发凸显经济效益

来源:石泉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  |   作者:张正毅   |  发布日期: 2015-01-15   |  阅读次数:284次

十二五以来,石泉县紧紧围绕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坚持“立足养蚕、资源利用、多元开发”的发展思路,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的技术优势和力量,大力发展蚕桑循环经济,走出了一条以桑菌、桑禽、桑菜为主要内容的桑园生态立体产业之路。预计2014年农民可实现蚕桑资源综合开发收入2.72亿元.

桑枝食用菌标准化发展。按照袋料桑枝20-30%栽培食用菌的要求,桑枝袋料栽培食用菌从2004年起步,2014年发展到2000万袋,产值约1.2亿元,充分利用了桑枝资源,有效保护了栎类资源和生态环境。

桑园养鸡规模化发展。利用桑园生物资源和生态因子,探索桑园林下养鸡和养鸡技术,自2008年试验、示范、推广,到2014年桑园养鸡近1万亩,产值约1.3亿元。同时,创新了“标准拱棚、一户五个棚一间管理室,亩桑年养三批次、三百只鸡。”的桑园大棚养鸡模式,及其技术规范

桑园套种科学化发展。按照“因园制宜,小规模、多品种、高效益”的路子,每年桑园套种地膜洋芋等低杆作物2万亩以上,产值约0.22亿元,并取到了以套种促管桑的实效。

2014年该县桑枝食用菌、桑园养鸡和桑园套种三项产值为蚕茧产值的2.5,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蚕桑产业呈现“立足养蚕、以长养短、优势互补、互促发展”新常态,实现了蚕桑“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的转变。

 

            桑园套种地膜洋芋(春)

              桑园套种地膜洋芋(夏)

               桑园养鸡(夏秋)

              桑园养鸡(冬春)

 

         桑枝栽培食用菌(木耳)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