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广西河池:养蚕日日兴 新房栋栋起
 

广西河池:养蚕日日兴 新房栋栋起

来源:河池日报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5-01-12   |  阅读次数:358次

“今年养蚕收入有5万多元,春节前家里准备再建一栋新楼房。”近日,在宜州市北山镇梅洞村大楞屯,蚕农兰合夫妇一边忙着收拾自家楼房旁一间即将推倒的旧屋子,一边忙着联系建房工程队。

    笔者在当地采访时看到,正在新建或准备再建新房的,不只兰合一家。村民们通过种桑养蚕脱贫致富,家里的房子越建越高,越建越美,勾勒出一幅新农村建设的美丽画卷。

    养蚕之前,村里基本都是泥瓦房。”说到房子,兰合夫妇感慨万千。他们回忆道,刚结婚时住的是土坯房,地里种的稻谷遇到灾年,温饱都成问题。婚后不久,一场特大洪水把房子冲垮了,他们只好找亲朋好友借钱建起一间砖瓦平房。

    婚后几年,兰合夫妇除了种稻谷,还开始尝试种植一些经济作物。“那时候我们还年轻,为了偿还建房款,不管多重多累的活,都不怕干。”兰合说,他们依靠勤劳的双手,逐步还清了欠款,家里生活渐渐好起来,还育有一儿一女,如今女儿已大学毕业。

    5年前,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号召下,村里家家户户开始养蚕。“相对来说,种桑养蚕不是很重的体力活,我们夫妻两个劳动力就够了。”兰合说,他们响应号召养蚕后,很快尝到了甜头。不到两年,家里的年收入就突破1万元,成了“万元户”。有了钱,他们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建新房。

    “瓦房采光不好,灰尘很大,遇到冰雹灾害会砸碎瓦片,修整起来很麻烦。”兰合说,大家依靠养蚕增加收入后,就开始淘汰家里的旧瓦房,纷纷建新楼房。他也是在养蚕不久后开始建起家里的第一栋2层楼房。

    走进兰合现在居住的楼房,房间宽敞明亮,房内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现在家里共有15亩桑田,蚕茧一年能收获12批,在村里属于中等水平。”兰合说,现在村里不仅家家户户养蚕,在村里建楼房,有的还买了小汽车,到城里买房,日子越过越好。

    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在宜州,许多农民和兰合夫妇一样,通过种桑养蚕,不仅圆了“楼房梦”,而且脱贫致富过上了小康生活。据悉,宜州现有桑园面积32.8万亩,农民养蚕年收入突破20亿元,连续8年成为全国第一大桑蚕生产基地县(市),是广西第一大白厂丝生产基地县(市),并先后获得广西“十佳”桑蚕生产基地县(市)、“中国循环经济优秀品牌城市”等称号。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