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云南马街镇蚕桑长成产业“大树”
 

云南马街镇蚕桑长成产业“大树”

来源:曲靖日报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4-12-23   |  阅读次数:265次

 陆良县马街镇以创建优质蚕茧基地为目标,有效提升广大蚕农的栽桑养蚕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蚕桑综合产值,实现蚕桑产业饲养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效益明显化。

    普及规范化养蚕技术,完善“三定一包”和按绩计酬责任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分工到村、挂钩到组、联系到户”的镇、村、组三级社会化服务网络。确立科技示范户750人,对龄期经过、蚕座稀密、薄膜覆盖、提青分批、眠前除沙、眠中隔食等六项指标进行考核,提高蚕茧质量和产量。采取进村流动授课的方式,加大技术指导、培训力度,分批次对全镇17个栽桑村委会开展规模化、具体到村的培训,使广大蚕农足不出村就能学到技术,做到“家家有科技明白人,户户有科技指导书”,服务群众广栽桑、多养蚕、产好茧、大增收。加强桑园管理,新桑保成活,老桑促增产,普及推广桑园杀虫、清园、翻挖、伐条、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一些先进管用的实用技术,为蚕桑产业的发展壮大奠定科技基础。

    针对小蚕难养,容易出现僵蚕、病蚕现象,该镇及时推广小蚕共育、代育模式。家住马街镇金家村的村民章文华,十六年来一直把栽桑养蚕作为家里主要的经济支柱,不仅获得了“养蚕先进户”的荣誉称号,还成为周边蚕农们学习养蚕的榜样。今年“小蚕代育、共育”模式的出现,让章文华在饲养自家小蚕的同时,又有了一份新的工作。“我家养了3张小蚕,又帮人家代育了60张小蚕,多收入2000多块钱。”章文华的“小蚕代育”做得红红火火,而黄官营村委会赵官坝村“小蚕共育”也开展得有声有色,村里把老年活动室二楼改成临时的小蚕生长室,蚕桑辅导员统一饲养小蚕到二眠期,再由各家带回进行后期饲养,这样的做法得到了广大蚕农的欢迎和认可。蚕农殷东芬说:“以前小蚕难养,现在人家帮忙把小蚕养大,我们再接着养下去,就容易多啦!”

    目前,该镇现有桑园面积5万余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7%,1.6万余户蚕农年均养蚕10多万张,年均产值达1.8亿元,户均收入超万元,蚕桑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