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专家论坛
最新成果
实用技术
典型经验
蚕业文化
数字期刊
企业之窗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四川凉山:50万担蚕茧为“中国茧丝之都”腾飞助力
四川凉山:50万担蚕茧为“中国茧丝之都”腾飞助力
来源:四川丝绸网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4-12-23 | 阅读次数:315次
凉山自古就是通往祖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蚕桑茧丝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今年,全州上下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产品质量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合力夯实产业基础,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效益,增强产业后劲,推动蚕桑茧丝产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和水平。2014年,全州产茧突破50万担,占全省产茧总量的30%以上,提前一年实现“十二五”产茧目标,蚕桑茧丝产业为凉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蚕业基础稳定。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蚕业基础工作,积极依托国家、省州项目资金,财政补助资金和龙头企业扶持资金,加快优质桑园、蚕房改造、灌溉渠系、作业道路和新型养蚕大棚建设步伐,蚕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养蚕条件进一步改善,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2014年,全州新栽桑树6841万株,新建优质桑园31913亩,嫁接良桑3166万株,新改建小蚕共育室1000间,大蚕房5850间。新建养蚕大棚114间,建设规模达到11478平方米,新建桑园作业道路66公里,灌溉渠系57.6公里,培育蚕业家庭农场44个。推广使用纸板方格簇192.3万片,省力化蚕台6713套,蚕桑专用肥23758吨。
发展模式创新。宁南、会东等县推行“6215”间作套种模式和德昌县推行的“果叶兼用”种植模式共同构筑起独具凉山特色的粮经复合桑园种植模式,亩桑综合效益达到10000元以上,蚕农收入由单一养蚕产茧转变为“粮桑”、“经桑”多元发展,生产信心显著增强。
蚕农收入增加。全州蚕桑和茧丝综合产值达到35.58亿元,比2013年增加5.21亿元,增长17.15%,其中蚕农茧款和桑葚收入达到9.52亿元,比2013年增加0.52亿元,增长5.77%,养蚕农户户均收入9844.8元,比2013年增加285.8元,增长3%。养蚕收入超万元的农户达17287户、5万元以上的944户。
蚕茧产量上升。全州养蚕557101张,产茧500052担,比2013年增产蚕茧9152担,增长1.86%,连续12年位居全省第一。
蚕种生产稳定。全州生产优质蚕种102万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优质蚕种生产供应基地。
基地建设稳固。全州现有桑园面积41.59万亩,建成年产茧20万担以上的县1个,5—10万的县2个,1—5万担的县4个。产茧上千担的基地乡镇57个,产茧上千担的重点村110个。基地乡镇蚕茧产量达到45.29万担,占全州总产量的90.6%,成为我州蚕业发展的重要支撑。2014年,宁南县被中国丝绸协会授予“中国蚕桑之乡”,这是继2013年我州被授予“中国茧丝之都”之后,凉山茧丝行业获得的又一大殊荣。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