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专家论坛
最新成果
实用技术
典型经验
蚕业文化
数字期刊
企业之窗
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四川达川:“抽丝剥茧”延伸蚕桑产业链条
四川达川:“抽丝剥茧”延伸蚕桑产业链条
来源:达州日报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4-12-16 | 阅读次数:459次
自2012年被列为四川省40个蚕桑基地重点县(区)以来,达川区以双庙、福善、南岳、木子、赵家等5个蚕桑基地重点乡镇为主体,以培育龙头企业为重点,突出三个“着力”,不断推进蚕桑业从单一蚕茧生产模式向综合立体生产模式转变,延伸产业发展链条,走出了一条蚕桑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全区现种植桑树面积1.1万亩,其中成片密植桑园7000余亩,年产茧40万公斤,产值超过1000万元。
着力推广“桑菜禽套种养”模式。达川区在种植区积极探索“桑地种菜”、“桑地养禽”等“桑菜禽套种养”模式,利用秋冬、早春桑树休眠等桑园空闲阶段,套种大头菜、香青菜等地方特色蔬菜,增加蚕农养蚕附加值。在桑园中套养鸡、鸭、鹅等家禽,既可以起到除去杂草、防治桑虫、培肥桑树的作用,同时又增加了蚕农的经济收入。
着力桑枝食用菌类研发。自2010年起,达川区就积极探索桑枝食用菌研发,促进桑枝变废为宝,达川区桑枝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现已成功研发出“桑乐”牌桑枝食用菌,并通过西南大学专家组的质量检测。2013年,全区示范推广的5万袋桑枝食用菌,为种植户增收近100万元。2014年,专业合作社已在双庙等地收购桑枝近100余吨,计划生产桑枝食用菌15万袋,可创经济收入300万元。
着力打造丝绸品牌新产品。为帮助蚕茧收购企业拓宽经营领域,提高企业对蚕桑生产的带动力,达川区积极引导、帮助一家民营企业着力打造“雪绒花”天然蚕丝被,重点在产品包装、质量、档次上予以支持,推动其产品向精、细、新方向发展,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目前,该产品远销成都、上海、北京等12个省市,年销售蚕丝被3000床以上,实现销售收入400万元。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