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专家论坛
最新成果
实用技术
典型经验
蚕业文化
数字期刊
企业之窗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国家蚕桑体系岗位专家和云南省蚕桑体系首席科学家等一行赴陆良调研指导蚕桑生产工作
国家蚕桑体系岗位专家和云南省蚕桑体系首席科学家等一行赴陆良调研指导蚕桑生产工作
来源:云南农业信息网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4-12-02 | 阅读次数:314次
2014年11月25日,西南大学万永继教授、何宁佳教授,云南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董占鹏研究员和团队成员黄平研究员、李镇刚副研究员等一行5人,在陆良县蚕桑站袁金祥站长等职能部门领导的陪同下,对陆良县蚕桑生产开展了全面细致的调研工作。
调研组一行实地参观了陆良万亩连片桑园,了解了2014年的蚕桑生产情况,对陆良县新的桑园管理技术和桑树白粉病、褐斑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研,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并对陆良县下一步的蚕桑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座谈会上,陆良县蚕桑站袁金祥站长作了《2014年陆良蚕桑生产情况》工作汇报,他指出,陆良县是云南省第一大农业县同时也是云南蚕桑生产最大的县,经过了50年的蚕桑生产发展,2014年蚕茧生产量喜获丰收,首次突破了万吨大关,直接经济效益超过5亿元,同时,拓宽蚕桑产业链的发展,积极开展桑枝造纸和蚕粪提取叶绿素等,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袁站长对陆良蚕桑产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向调研组进行了详细汇报,一是由于防治措施跟不上,蚕病暴发较严重,直接经济损失达4000万元;二是当地农民家蚕养殖观念比较传统,跟不上新技术的推广需求,小蚕共育率低;三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蚕种质量检验检测跟不上;四是平均单张蚕的生产量35kg左右,能够挖掘的潜力还比较大。
听取汇报后,调研组各专家分别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和建议。西南大学万永继教授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就陆良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意见,一是抓好小蚕共育,按标准化规范化操作先进行示范,不急躁,考虑好每个细节;二是抓好养蚕基础设施,注重保温和透气功能,以便蚕病控制。何宁佳教授初次到陆良县,对栽桑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提出今后栽桑并不仅仅只是用来养蚕,桑树还可以作为高蛋白来源物以及开发桑树系列保健品等,将会成为一个新兴的大生物产业。黄平研究员认为,一是要提高科技人员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指导农民提高生产技术,充分挖掘单产水平的潜力;二是要认真做好桑园病虫害的防控,做好蚕室、蚕具及环境卫生的清洁消毒,统一规范处理蚕沙、病蚕,加强蚕病病源的控制,从根本上降低蚕病暴发率;三是引导老百姓转变传统观念,用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以点带面,促进小蚕共育技术的推广。
最后,云南省蚕桑体系首席科学家董占鹏研究员指出,尽管当前陆良县蚕桑生产仍面临较多问题,但是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整体发展潜力大,今后应该探讨新的蚕桑生产模式提升蚕茧的质量和产量,并建立云南优质茧基地的品牌理念,今后国家和省级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将一如既往的为陆良蚕桑业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和科技支撑,对促进陆良蚕桑产业的发展,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积极发挥科技服务的社会职能。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