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贫困户建设养蚕设施
扶持贫困户桑园林下养鸡
近几年来,石泉县把实施移民搬迁工程和发展蚕桑产业紧密结合,对池河镇大阳村高山32户贫困户移民搬迁到低山集中安置后,紧紧依托本村蚕桑主导产业, 采取“政府投资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技术部门服务、合作社组织管理”的办法,积极探索“套餐式”产业扶贫模式,着力对有生产能力的贫困户进行产业扶贫。
政府出资租赁闲置连片耕地,统一规划,栽植优良桑品种强桑一号,建成密植丰产桑园138亩; 按照蚕室和桑园配套建设思路,集中新建标准化养蚕室10间、800㎡;安排扶贫资金46万元,并协调金融部门,按照“存一贷十”的信贷优惠政策,解决贫困户发展产业资金难题。贫困户无偿使用分配给自己的桑园和蚕室,从事养蚕和桑园林下养鸡,并成立养蚕互助组和养鸡互助组。技术部门围绕省力化养蚕和蚕桑循环经济开展服务,培育集约化养蚕示范点1处,全面推广小蚕共育、大蚕蚕台育和桑园大棚养鸡。大阳蚕桑专业合作社提供生产物资、产品收购、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等产业服务。形成政府、贫困户、技术部门、合作社四位一体促发展的新格局。
“套餐式”产业扶贫模式具有“三集两合两分”的特点,三集:集约土地、集聚资金、集中劳力,两合:资金整合、生产合作,两分:分工、分业.贫困户依托产业、创业就业,步入脱贫致富快车道,并且有效推动了蚕桑产业集约化发展。2014年,20户贫困户发展养蚕106张,发展桑园林下养鸡3万只,养蚕纯收入14万元, 养鸡纯收入67万元,两项合计纯收入81万元,户均纯收入4.05万元, 人均纯收入13500元。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