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审旗农牧民欲发展沙地桑产业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4-10-14
| 阅读次数:417次
近日,在杭州市中国丝绸博物馆、丝质用品商场,嘉兴市桐乡桑田里出现了一群讲鄂尔多斯方言的人,他们对种桑养蚕、加工丝绸等等兴趣浓厚,许多人还忙着在本子上记录。
他们是乌审旗无定河社会化综合服务协会组织的10人考察团的成员。考察团中,除了协会负责人,还有乌审旗百戈丽物流服务公司的有关人员及无定河镇农牧民代表。这次他们赶赴中国丝绸之都杭州、嘉兴市桐乡,是要参观考察当地种桑、养蚕、生产加工销售等一系列新技术,为毛乌素沙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发沙地桑产业探路。
乌审旗发展沙地桑产业早在2004年就起步了。据初步统计,目前在乌审旗范围内沙地种植饲料桑面积达2600多亩。沙地饲料桑具有抗寒、抗旱、省水、节省劳动力等特点,推广比较快。但是,发展起来后产品怎么销售,是制约沙地桑产业开发的大问题。带着这一问题,在无定河镇有80亩桑树种植基地的企业乌审旗百戈丽物流服务公司到陕西杨凌果桑园艺所考察,又邀请北京等地专家教授前来实地研究论证,得出的结论是:南方有市场优势、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乌审旗有无污染环境优势、产品质量优势和品牌优势。于是,为“南北合作”进行的这次考察就在国庆前夕成行了。
无定河镇宝日陶勒盖村的村民石存光,也是乌审旗无定河社会化综合服务协会负责人之一。作为无定河镇的致富典型,石存光这次考察收获颇多,他和南方的蚕丝被加工厂老板达成了口头协议,对方主要提供技术指导,石存光则种桑、养蚕,成品或半成品出售通道已经打通。“再过些天,杭州的合作商要来我的桑田做调查和技术指导,主要看桑树品种,还有就是探讨搭建棚屋给蚕宝宝保温的技术。”
无定河镇宝日陶勒盖村的妇联主任张子秀也在这次考察的队伍中。她认为发展桑产业可以调动一部分闲置的妇女劳动力,而且她也已经开始培育桑树苗准备明年试种。
乌审旗无定河社会化综合服务协会秘书长张天晓说:“我们考察发现今年桐乡的病虫害很严重。我们乌审旗有无污染的环境,病虫繁殖弱,而且我们种植的高蛋白的桑叶能满足蚕宝宝的营养需求,下一步我们会抓紧和南方客户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