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国家蚕桑产业体系机械与设施研究室”挂靠蚕研所成为蚕业机械研发中心
 

“国家蚕桑产业体系机械与设施研究室”挂靠蚕研所成为蚕业机械研发中心

来源:南充茧丝办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4-09-18   |  阅读次数:384次

 在南充这片沃土上,有过三国之源的美名,更是"三总"故乡,创造出几多辉煌,仅以蚕桑丝绸为例:“中国绸都”, 全国4大蚕桑基地和丝绸生产出口基地之一,2012年“南充丝绸”纳入国家地理标识……

    今天,南充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所研发的高效省力机械设备又走出四川、雄霸全国并进入世界,南充巳成为世界蚕业机械设备研发中心。研制成功的系列栽桑养蚕新技术,现代蚕业新机仪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30多项发明、国内外蚕业界的一些“首台”由南充研制。南充研制生产的蚕业高效省力机械设备在全国蚕桑主产区近乎是无处不有,全国各地应用的蚕业高效省力机械设备80%以上是由南充研究开发的。中型简易组合式稚蚕饲育机、消毒与控温补湿一体化装置并智能调控设备、蚕室温湿度智能化控制器、高效省力便捷活动蚕台、高效自动切桑机、5种条桑采伐机、熟蚕自动上簇与自动旋转方格蔟,还有多功能塑料蚕网、自动削茧机、雌雄蛹自动分选机、桑枝粉碎机、智能型茧层含水率测定仪、智能评茧仪、茧体透视仪、试缫检测机、智能纤度机、智能黑板检验机等由南充辖区内的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研制,与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这些蚕业机仪遍布全国,并出口东南亚的印度、泰国、越南、巴西以及乌兹别克、非洲的肯尼亚等国。

    在南部兴隆蚕业合作社安装的国内外首台智能型自动循环大型稚蚕饲育机,原本需要二、三十人饲养的150张种的蚕,在这里只需要一个人轻轻一按开关,载着蚕宝宝的蚕箔便在链条带动下逐个经过消毒撒粉机、自动给桑机,消毒粉、桑叶均匀撒在蚕座;蚕儿在智能化温、湿调控器提供的最佳条件下健壮发育。西充义兴友林蚕业合作社去年秋季也开始使用这种养蚕机饲养稚蚕。它的应用使得蚕业生产及经营实现规模化、工厂化真正成为可能,彻底改变传统栽桑养蚕方式,突破了制约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站在了蚕业机械设备研究的最前沿,这种全自动养蚕机的诞生不仅为当前养蚕省工更为即将实现的工厂化养蚕提供了必备的设备,我国蚕业界正在研究家蚕人工饲料育,小蚕人工饲料育技术己经成熟,一旦大蚕人工饲料育技术突破,应用这种养蚕机一年养10多批蚕,一个人养蚕一年可收获10余吨茧,收入40多万元。然而,这台养蚕机却凝聚了两代科技人员30年的心血,多少个日日夜夜苦思冥想,记不清多少次失败,经费短缺因陋就简,自己动手干。在试验的关键阶段,研究人员24小时不间断的值守在样机旁观察小蚕生长状况,收集试验数据,完善设计方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长期与蚕研所合作,借助蚕研所的科研优势,合作开发出20多种蚕业机仪,不断满足全国蚕业生产需要,这种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彰显了产研结合的优势,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蚕业生产属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欧洲蚕业、日本蚕业从资本原始积累期兴盛,后来又受工业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工业转移导致全面衰退的深刻教训值得记取;劳动密集型的中国茧丝绸业,因自身技术水平落后受工业迅速崛起的冲击正处于发展与衰退的关键时期; 研发推广优质、高效、省力化蚕业机械设备是唯一出路。

    蚕业生产的国际竞争也在加剧,研究解决省力化新技术以及高效蚕业机械设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才能在竞争中获胜,中国才能真正成为蚕业强国,世界蚕业中心。如今,“国家蚕桑产业体系机械与设施研究室”(全国233个功能研究室中四川唯一的)又挂靠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设在南充,南充蚕业机械研发将更胜一筹,目前南充丝绸企业缺乏原料的状况将得到改善,南充蚕丝业将更加辉煌。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