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四川宜宾将实施桑产现代化 助推蚕桑向桑树产业转型
 

四川宜宾将实施桑产现代化 助推蚕桑向桑树产业转型

来源:四川新闻网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4-08-15   |  阅读次数:453次

“宜宾结合自身的产业基础、地理区位、资源等优势发展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的具体定位就是健康农业,发展生态桑产业就属于健康的农业产业。”记者从《宜宾市生态桑(饲料桑)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评审会上获悉,宜宾市将大力推动生态桑产业发展。

评审会上,由宜宾市农业局组织专家评审组,对西南大学承担的《宜宾市生态桑(饲料桑)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评审。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评审,并且建议宜宾市尽快组织完善具体规划,组织实施。

“发展生态桑产业应该充分考虑到宜宾现有的土地资源是否丰富,农民能否赚钱,最好能够找到适宜宜宾种植的产量高的桑树品种。”“在产品的设计方面除了桑饲料之外还可以发展相关的产业,比如说健康食品,桑叶茶之类的。”“我们的桑饲料和其他饲料对比有哪些优势,内销能否有竞争力要让大家知道。”来自国内知名蚕业专家,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重点蚕业企业代表,以及相关区县代表十分看好此项目,纷纷对该项目提出建议。

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站长、研究员杨彪表示,饲料桑的用途十分广泛,发展要采用现代农业理念来指导生态桑产业的发展。“项目背景中要强调这是有机的、健康的饲料。强调桑饲料与一般的蛋白饲料有什么区别,优势在哪里,着重指出它的饲料的功能性。”

宜宾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以丘陵为主,适合于桑树的种植与生长,宜宾种植生态饲料桑,可以有效的利用石漠化土地,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创造经济价值。饲料桑是我国桑产业中效益较好的新型品种,区域适应性强,具有直接的生态价值和饲料价值,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除了发展饲料桑之外,该项目将在巩固现有桑园的基础上,以绿化环境、保持水土、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恢复植被等生态环境建设为目标,利用荒山、荒坡以及石漠化区域发展生态桑产业,建成集中、连片的“沧海桑田”100万亩,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充分利用生态桑园生产的桑叶、桑果、桑枝,发展饲料产业及特色养殖产业,保健食品加工产业,旅游观光产品产业,大幅提升提高生态桑园的经济效益,实现传统蚕桑生产向现代多元化桑树产业的转型。

据悉,生态桑产业建设涵盖宜宾市8县2区,构建以高县、珙县为核心,兴文县、宜宾县、筠连县为重点,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桑产业集聚带,共同打造80万亩桑树产业长廊,20万亩石漠化治理生态示范桑园。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