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南充:为“中国绸都”打制名片
 

南充:为“中国绸都”打制名片

来源:四川省旅游信息中心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08-04-21   |  阅读次数:1027次

下成南高速进入位于嘉陵区的南充站,一块巨型广告牌迎面而立,上面身着各色丝绸服装的窈窕淑女惹人眼球,四个金色大字十分醒目:中国绸都。过往的人们不由自主地念着这个南充人熟知的名字。

    嘉陵区通过建设“一坊一园两馆三厂一大道”(千年绸都第一坊,中国丝绸文化主题公园,丝绸展览展销馆和丝绸博物馆,依格尔、嘉祥纺织、嘉美印染,绸都大道),极力丰富“中国绸都”品牌内涵,为南充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精心打制城市名片。

    绸都大道彰显“绸都”气派


  出成南高速南充站,一条宽50米、长约2公里、双向8车道的标美大道直通滨江南路,这就是“绸都大道”。大道两边是精心制作的丝绸历史文化浮雕和宣传画,浓郁的丝绸氛围扑面而来。装饰精美的商铺里,精致、美观的蚕丝被、真丝窗帘、真丝床上用品、丝绸工艺品、真丝领带等各类丝绸产品,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为叫响“中国绸都”品牌,嘉陵区委、区政府不仅将原耀目路更名为“绸都大道”,还建成了西部最大的茧丝绸交易中心,广招丝绸企业和商家入驻。“没有丝绸产品的展销作为载体,‘中国绸都’的品牌就容易成为空壳。”嘉陵区商务局局长韩荣武告诉笔者,2007年茧丝绸交易中心交易额超过了3亿元。


  据了解,嘉陵区目前已形成了以依格尔纺织、嘉翔纺织、美亚丝绸、云禾印染等10余户龙头企业为主体的集纺织、印染、加工、成衣等于一体的丝纺服装产业,实现年销售收入3.2亿元,利税7500万元。


    丝绸文化公园成为“绸都”标志


  1月26日,嘉陵区中国丝绸文化公园的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推土机、挖掘机、运输车来回奔忙,百余名建设者干得热火朝天。


    丝绸文化公园位于嘉陵区滨江南路外侧,初步设计的“蚕神灯塔”、寓意光芒的放射型铺地、高低变化的台地广场,加上主题性的广场水景以及蚕茧型的灯具等,营造出气氛热烈、主题鲜明、气势宏大的丝绸文化广场。


  “整个公园将打造成一个以丝绸文化为主题,集美食、娱乐、休闲、运动为一体的文化公园。”“中国丝绸文化公园”建设指挥部一位负责人介绍说,公园北起桓子河大桥,南至泥溪口大桥,全长3.2公里,占地面积近300亩。


    千年绸都第一坊再现“绸都”往事


  在嘉陵区文峰镇渭钟沱村,一座红墙青瓦的古典建筑门楣上“丝绸文化陈列馆”几个金黄色的大字,在冬日的阳光照射下格外引人注目。陈列室内摆放着古时缫丝车、纺车、手摇式织布车等“土设备”,墙壁上有反映南充桑蚕、丝绸发展的历史图片,还有用桑蚕丝制作的服装服饰产品,以及刺绣、绸扇、旅行袋等桑蚕丝工艺品,“绸都”往事历历在目。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