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陕西:石泉蚕桑产业建设工作呈现七大亮点
 

陕西:石泉蚕桑产业建设工作呈现七大亮点

来源:石泉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  |   作者:张正毅   |  发布日期: 2014-07-21   |  阅读次数:631次

近半年来,石泉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陕西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和桥头堡”的历史契机,按照“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石泉蚕桑产业大有作为”的产业定位,精心打造一县一业,实现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截止7月10日,全县春季养蚕25515盒,农民蚕茧收入超过4000万元;夏季养蚕20050盒,春、夏两季共计养蚕45565盒,养蚕量实现稳中增长。该县今年上半年蚕桑产业建设工作呈现七大亮点:

1、蚕桑工作部署及时。年初召开了“全县2013年小蚕共育奖补资金兑现暨2014年蚕品种计划座谈会”,3月28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2014年蚕桑产业现场会”, 4月1日,“全市2014年蚕桑工作现场会”在石泉召开,4月4日,县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县2014年蚕茧生产价格议价座谈会”,4月28日,县政府印发《2014年蚕桑产业建设实施方案》通知,5月27日,县政府召开了“2014年全县蚕茧收烘管理工作会议”,蚕桑产业建设工作部署早、起步好,实现了“开门红”。

2、政策扶持定位准确.整合县财政资金实行蚕种补贴30元/张,政策惠及每一户养蚕农户,同时补贴了县蚕种场制种成本。整合蚕桑项目资金对搭建固定养蚕台、小蚕共育、蚕桑机械应用和新建标准化密植桑园等内容实行奖补,增强蚕农信心。推行蚕茧订单生产和蚕茧收购最低保护价机制,签订“蚕茧收购合同”,给蚕农吃下定心丸,春季鲜茧价格稳定,收购平均价格41.1元/公斤。

3、一体化发展新突破。着力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蚕桑产业发展模式,天成丝业、永红丝业公司首年在全县选定养蚕大户400户,按每张蚕种50元标准进行奖补扶持并到户签订“龙头企业扶持养蚕大户合同”。

4、全员技术培训深入。整合培训资源,逐镇、逐村组织蚕农,开展全员蚕桑技术培训,宣讲现代省力节本蚕桑技术体系,宣传扶持政策,传递产业信息,坚定蚕农发展信心,推动了省力化养蚕技术广泛辐射、深入应用。组织蚕桑技术干部、镇分管蚕桑领导和养蚕大户及蚕桑专业合作社代表26人,参加全省“轻简高效现代蚕业技术培训班”为期一周的学习。6月20日,县蚕桑中心组织召开了“全县职业农民养蚕技术培训会”,蚕桑专干、养蚕大户、小蚕共育户及县蚕桑中心全体干部职工80人参加了培训。技术支撑使全县春蚕平均张产茧达42.5公斤。

5、技术包抓落实到位。实行养蚕大户培育包抓工作机制,整合县蚕桑中心和蚕种场领导、技术干部56名参与全县3000个养蚕大户 “一人多户、定向包抓”的技术包抓和产业服务工作。实行小蚕共育全程驻点技术服务机制,12名技术干部进驻12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小蚕共育示范点,全过程全天候技术指导,促进了专业人才、蚕桑技术与蚕农增收的有效对接。实行技术干部驻收茧站服务机制,县蚕桑中心在春茧收购期间安排21人进驻21个蚕茧收烘站,监督合同价格执行,面对面服务于蚕农。

6、布局品种结构优化。确定在全县蚕区推行三季六批次(春夏秋各两批次)养蚕布局,春季、晚秋推广饲养菁松×皓月,夏季、早秋推广饲养两广二号。   

7、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县蚕桑中心实施的“陕南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于3月18日荣获安康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特等奖,该项目正在申报省级科技奖。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