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蚕桑产业,时间短,见效快,投入少,收入高,一次栽桑,多年受益。为发展农村经济致富老百姓、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极其重要作用。
7.6日是宝马镇逢场天,笔者在宝马镇蚕桑技术协会(蚕农之家)看到前来领取蚕需物资及技术咨询的蚕农络绎不绝。农业中心副主任、协会理事长王钦不停地给蚕农解疑答惑、普及栽桑养蚕技术,还一边宣传党的惠农政策、一边讲解如何支持实施好蚕桑产业化建设项目、怎样开展好蚕桑协会的工作及培育发展养蚕业主及养蚕基本户等话题与围观的村民产生互动,大家讨论激烈,争先发言,为宝马镇蚕桑发展献计纳策道出心里话。协会秘书长邢永明将群众意见进行逐一梳理后及时向镇党委政府领导汇报解决服务蚕农“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蚕协理事会也将意见作为研究工作的重点课题进行落实,不断完善制度,科学规划布局,强化服务意识,争取多方力量,帮助蚕农协调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困难。
养蚕大户王友坤说:“我看到王仕平建的斜顶式蚕房养蚕效果很好,准备将已倾斜而漏雨的室外蚕房进行全部改造成斜顶式的简易蚕棚,请给予指导与规划;我有60多岁的人,常年患有哮喘病伴有高血压,只能在家养好蚕;我种的水稻、玉米、红薯一年泥里去、水里来,热、冷都在田坝里,一年忙出头收入不到5000元,除去成本就没利润,况且劳动强度大;春季我养蚕5张就蚕茧收入5200多元,可买回一年生产的粮食,养蚕活轻松还能干上几年。”
养蚕业主朱明巨手舞足蹈兴高采烈地谈到栽桑养蚕的体会时讲到:现在栽桑养蚕政府支持到位,多项扶持,项目随着产业走,把水泥路也修到了我们家门口;蚕协会服务周到,把蚕需物资送到我们每个栽桑养蚕集中点,把养蚕技术普及到各养蚕农户,养蚕方便,操作简单,无病高产,比过去养蚕省心多了,我计划今年再新栽桑3亩。这季夏蚕养了8张种,明天就睡大眠,再隔10多天又该卖茧有钱了;我养春蚕10张,收入上万元,比我种一年的庄稼还划算,真是生产投入少,蚕农实惠多。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