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重庆:践行分级联系机制 深入蚕区服务蚕农
 

重庆:践行分级联系机制 深入蚕区服务蚕农

来源:重庆市蚕业管理总站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4-05-09   |  阅读次数:454次

  为认真落实重庆市外经贸委《关于建立分级联系机制,加强蚕桑技术指导服务工作的通知》精神,强化全市蚕业管理服务职能和技术指导服务工作,5月5—7日,市外经贸委茧丝绸处熊尧智处长与市蚕业管理总站王万华站长、郑琳副站长一行,深入黔江区太极乡石槽村、石会镇工农村,万州区分水镇大地村,涪陵区珍溪镇洪湖村农户,详细了解春蚕发种、物资准备、蚕前消毒、小蚕共育、养蚕技术服务等情况,与所在区蚕业主管部门领导、村社干部、养蚕农户座谈,共商分级联系措施、生产发展对策、技术帮扶促农增产增收等相关事项。

    熊处长和王站长十分关心黔江、涪陵两个蚕业主产基地的春蚕发放工作,深入共育室了解共育数量、技术操作情况,询问共育户对共育技术服务的要求;到重点村社察看农户蚕前准备情况,与蚕农促膝谈心,交换意见,对蚕农养蚕需要的技术指导服务、抗病好养蚕品种的推广、操作简便省力的大蚕饲养方法,购买采桑、切桑、消毒等机械的政策补贴等实际需求,几位领导给蚕农作了较为满意的答复。熊处长强调:要加强蚕桑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市里面的技术干部要深入区县和重点村社,为基层搞好指导技术,要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促进蚕农增产增收;要进一步抓好“十百千万”优质蚕茧工程和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等有利我市蚕业生产稳定发展的项目。这些工作要继续认真实施下去,无论是在建项目或者是今后下达的新任务,都要按规定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这样的项目还要扩大,重点向五大功能区中的生态保护区、生态涵养区倾斜,向有缫丝企业的重点蚕区倾斜;要充分利用好市、区(县)技术资源,建立分级联系机制,形成一股科技合力,通过手机短信、工作QQ群、手机信息平台等,将栽桑养蚕技术落宣传贯彻落实到基层,掌握在农民手中;蚕桑特色效益产业,是能为蚕农增收的好产业,大家要在特色亮点上、省力高效上和减少成本上多下功夫,多做事做实事,以成效争取政策,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

    王万华站长到黔江区太极乡石槽村,看到蚕农庹清海打工返家种桑养蚕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庹清海以前去新彊种过棉花、到沿海当过工人。两年前回到家乡,承包农民弃荒桑树30亩,去年养蚕43.5张,收入近6万元。王站长鼓励蚕农们,要联合养蚕大户,用科学的方法,先进的机制,形成合力建设蚕桑专业合作社,发展家庭农场,培育新的增长点,带领农民共同发展生产,增收致富。

    熊处长、王站长一行深入蚕区农户,看见一片片嫩绿的桑树,一间间整洁的蚕房,了解到黔江、涪陵两个全市重点蚕区今年春季蚕种发放数量有所增长,感到非常满意。要求大家齐心合力,战胜困难,打好春蚕生产第一打仗,为完成全年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