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正值重庆铜梁县大庙镇蓬场,镇旁边的三品村村委会广场上却热闹非凡,200多名养蚕大户紧紧围绕市、县蚕桑科技专家和技术干部议论着今年养蚕的事。
“农民需要养蚕技术。我家有桑树4亩,去年养了11张蚕,收入1.75万元,除去肥料、药物、石灰等用去3500元左右,净收入还是有1.4万元。桑园里还可以种植泡菜,一亩能收入600—700元。现在农村劳动力少了,有好的技术当然在来学哟”。村民侯大禄打开了话匣子。
全国劳动模范、百名农村妇女科技致富能手李义芳也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一边向市、县领导汇报去年养蚕96张,加上种植金钱草、代收蚕沙等收入近20万元的致富经验,一边向农民宣传养好蚕增加收入的门道。
“桑树断尖尖,寸寸虫、黄虫吃桑叶很厉害,请问该用什么药”。小蚕出现红头,大蚕各齡表现不一,有的喂到五齡时就发病死了,这种病该怎么防治”?农民们争抢话筒问过不停。
这次由市外经贸委牵头,市蚕业管理总站、市蚕学会、铜梁县农委、县蚕桑服务中心参与的蚕桑科技下乡技术干部,针对农民所有提问进行了认真解答。市蚕业管理总站杜英武研究员、胡文龙高级农艺师讲解了桑树病虫的防治要点,首先要认准虫害种类,对症用药,还要掌握好标准剂量、时间和方法进行有效防治;副站长、研究员郑琳和副站长、高级农艺师李洪元分别就如何养好小蚕、大蚕省力化、蚕桑综合开发等给予了详细讲解。
市外经贸委茧丝绸处苏成春副处长见蚕农们栽桑养蚕的高昂热情非常高兴,向蚕农们宣传发展蚕桑特色产业,运用科学种桑养蚕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增加收入的重要性,鼓励蚕农学习应用省力化养蚕技术,增加养蚕量,多养蚕多收入。
市蚕业管理总站王万华站长阐述了总站科技干部乐意为广大蚕农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和科技支撑,帮助基层做好特色产业各项工作,让蚕桑生产在铜梁大庙镇农业特色产业中占有独特优势,为增产增收创造有利条件。
铜梁县农委范进才副主任为蚕农们作了政策宣传。一是宣读县农委致全县蚕农的一封信,建议完善或改变蚕茧收购方式,稳定蚕茧价格;二是全面推广蚕桑保险,承诺所保金额大部分由市、县承担,农民只交纳1元。三是号召蚕农抓好春季养蚕各项工作,为多养蚕、养好蚕、增产增收做好准备。
市蚕业管理总站、县蚕桑服务中心为蚕农赠送“血液型脓病和中肠性脓病防治技术要点”、“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要点”、农业实用技术科普读本等书籍和资料以及价值1.5万元的塑料折蔟、蚕药百毒灭等蚕需物资。
近3个小时的科技宣传活动,蚕农们心装养蚕科技,肩扛蚕需物资,满带笑容依依不舍地离开中心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