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宁南惠民蚕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宁南县委、政府、农委、蚕业局、财政局、林业局、科技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于2012年11月29日正式成立。宁南县惠民蚕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注册资金60万元,业合作社联合社现有6个蚕业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60万元。是宁南县蚕桑技术协会牵头,农村蚕业专业合作社和蚕桑技术指导员组成的农村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走支部加协会加农户的发展模式。联合社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推行“联合社+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发展现代蚕业、促进农户增收为工作核心,在蚕业产业发展中,向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专业技术服务,带动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蚕业,从而形成规模化种植模式。同时,通过推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建立优质高效的蚕业科技园,打造具有宁南特色的蚕业品牌。自成立以来,我们在推动蚕业产业发展,带动社员增收方面主要是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借力协会,健全服务体系,全方位服务蚕业。借助宁南县蚕桑生产技术协会平台,在联合社内建立了全面的技术服务网络,形成了以县蚕业部门为技术指导、联合社开展技术推广与督促,社员进行蚕业生产技术普及的技术体系,蚕业生产环节中技术措施的有效落实使蚕业生产水平有力提高,蚕茧质量和产量稳中有升,确保了蚕农养蚕收益 ,实现了产业的良性发展。
二是普及科技,推行生产标准,不断提升蚕业发展质量。为提升蚕业生产质量,我们以标准化生产为着力点,大力普及标准化蚕业生产技术,向社员印发了《宁南县桑蚕茧标准化生产技术手册》2000余册,发放桑树管护、小蚕共育、大蚕饲养技术光碟300套,生产技术资料1.5余万份,通过培训社员带动全县蚕业技术普及,使参训农户达到10余万人次,使全县养蚕农户家家都有技术明白人。与此同时,我们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蚕业生产技术积极在生产中推广,推广了电动喷粉器、切桑机等省力机具,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养蚕效率,推动蚕业快速发展。
三是坚持创新,发展现代蚕业,做大做强茧丝产业。在蚕业生产环节中,我们坚持创新生产技术和发展模式,在县上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反复试验,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现代蚕业发展道路。实现了蚕业生产“三个创新”:一是创新栽桑模式,探索出了综合效益高的“6215”桑园套种模式,实现坡地桑、田边地埂桑向田园成片桑转移,使土地从“单一单季产出”发展到“套种多季增效”,每亩桑园产值从原来的4000元提高到1万元以上,实现了极佳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生态效益;二是养蚕技术的创新。实现了小蚕专业化共育,大蚕期防病隔沙育,通过滚动饲养、大棚蚕台育等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益,降低了劳动强度。三是养蚕模式的创新。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培育养蚕大户和养蚕专业户,切实解决农村劳动力紧张和蚕业资源闲置的问题,逐步实现大蚕饲养从零星散户饲养向规模化和工厂化集中饲养,推进传统养蚕模式向高效化、规模化的现代蚕业过渡。
四是借助县上 “产学研”合作平台,提升蚕业发展水平。在县蚕业部门的支持下,多次邀请四川大学、省蚕业研究所、省丝绸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专家对我们蚕业生产技术和蚕业发展方向进行指导,为我们蚕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和现代蚕业科技的运用奠定了科技基础。
五是有效带动,取得了助农增收良好的成效。2013年,宁南县惠民蚕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有效带动全县养蚕农户2.5万户,栽植优质6215套种桑园完成桑树嫁接2100万株,育苗700亩,栽桑2000万株,完成养蚕25.5万张,产茧23.9万担,蚕农养蚕收入达到4.2亿元,蚕业发展呈现出产业发展、蚕农增收的良好态势。
合作社养殖相对于传统的单家独户养殖具有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的特点。更便于现代蚕业科技与蚕业省力机械的推广应用;能有效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基地采用收购桑叶集中饲养的模式,使养蚕作业实现社会化分工,推动种桑专业户与养蚕专业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