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如东县掘港镇采访时,记者听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提及,野营角村村民管怀萍养蚕很有一套:同样是一亩八分桑田,她能比别人多收入近1万元。带着好奇,近日,记者前往野营角村一探究竟。
眼下正值冬闲时节,可记者见到管怀萍时,她却正在桑田里忙碌着。在她脚下,本该光秃秃的桑园却披上了一层绿毯。一棵棵雪菜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生意盎然。只见她手拿小铁锹,麻利地收起菜来。趁她整理菜的间隙,记者与她闲聊起来。管怀萍告诉记者,她家共有一亩八分桑田,去年春蚕养了3张纸,续春蚕2.5张,秋蚕3张,晚秋蚕1张,共收入18000元,而一般养蚕户只能收入8000至9000元。
“她家养蚕收入高,除了蚕室消毒工作到位外,最关键的还是桑园管理得好。”随行的掘港镇农业服务中心蚕桑指导员张小琴告诉记者,别人一亩八分桑田,最多只能养6至7张纸,而管怀萍家养完9.5张纸后,桑叶还绰绰有余,且每张纸的蚕茧产量能比别人高20%左右。张小琴的说法也得到了管怀萍的认同,她说,自己家的桑树产量高、叶片大。养蚕期间,多余的桑叶往往都被周边养蚕户要走了。
“差不多桑树,为什么差距会这么大呢?”看出记者满腹疑问,管怀萍笑着指指桑园里的蔬菜:“这就是秘诀啊!”管怀萍说,最后一茬晚秋蚕一般在每年的10月底就销售结束,11月至来年5月就成了桑园的“空窗期”,桑树落叶并进入休眠阶段。在此期间,管怀萍选择栽两种蔬菜,不但不影响桑树的生长,管护蔬菜时的松土、除草、开沟排水、施肥等,反而有利于消灭越冬害虫,增加桑园土壤肥力、提高土壤的通透性。此外,待2至3月份蔬菜收获完毕后,将剩余的菜梗老叶全部埋入桑园作绿肥,更有利于提高桑树的产出率和桑叶质量。
“春季到秋季养蚕,冬季种菜,这种‘1+1’的种植模式,让管怀萍取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最关键的是,养蚕的成本有了着落。”谈话间,管怀萍领着记者来到不远处的平房:“你看,这就是蚕室,不养蚕的时候我把中间屋子收拾出来,改成了腌制咸菜的加工场所。”屋外,管怀萍掀开塑料薄膜的一角,记者看到,里面一棵棵雪菜排列整齐,管怀萍说,这批菜再腌制两三个星期就能出售了。说到这,管怀萍又补充道:“套种之初,我就选择种两类蔬菜,为的就是打个时间差,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出售新鲜蔬菜,市场行情走低时,腌制起来再出售,这样保证每段时间都有菜出售,使经济效益能达到最大化。”
临走时,管怀萍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一亩多地套种蔬菜能赚4000多元,除去养蚕的成本2000元,再加上销售蚕茧收入18000元,一年稳赚2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