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石泉县是西汉时期“鎏金蚕”的出土地,故石泉被誉为“丝路之源、金蚕之乡”。石泉县委政府自1978年开始大力发展兴桑养蚕,2006年启动实施“一县一业、蚕桑产业突破发展战略”,于2010年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北五省蚕桑第一大县。“十二五”以来,石泉县委、县政府积极应对蚕桑产业逆势,坚定不移谋发展,2013年实现养蚕7.1万张、蚕茧收入1.13亿元,全年农民蚕桑产业综合收入3.36亿元,全县蚕桑产业总产值12.16亿元。
该县于2013年11月上旬召开了“全县今冬明春蚕桑产业工作会议”。近日,又召开了“全县2013年小蚕共育奖补资金兑现暨2014年蚕品种计划座谈会议”,座谈会议上,向2013年开展小蚕共育的蚕桑专业合作社、养蚕大户兑现小蚕共育奖补资金44万元。会议确定:为进一步优化蚕桑基地的养蚕布局和蚕品种结构,兼顾蚕农和公司双方利益,2014年在全县蚕区推行三季六批次(春夏秋各两批次)养蚕布局,春季、晚秋推广饲养菁松×皓月,夏季、早秋推广饲养两广二号。会议要求:县蚕种场要搞好蚕种生产,保障优质蚕种供应;茧丝绸龙头企业要结合蚕品种计划,细化“2014年蚕茧订单合同书”中鲜茧收购最低保护价格,完善责、权、利相关条款,并提早完成“面对面”的签订合同工作;县蚕桑中心和各镇政府要广泛深入宣传蚕桑产业发展动态,集中精力狠抓今冬明春蚕桑产业各项建设工作落实。
座谈会议上,组织学习了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茧丝绸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和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同志署名文章《向西开放:西部大发展的新机遇——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坚定了与会人员发展蚕桑产业的信心。与会人员面对蚕桑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新征程,各抒己见、献计献策、共谋发展。
会议明确了2014年全县蚕桑产业发展思路:继续坚持推进蚕桑基地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以农户增收为目的,以养蚕大户培育、蚕桑循环发展、蚕桑园区建设为重点,以科技为支撑,以政策配套、资金捆绑、龙头带动、工作包抓为手段,推动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会议强调了2014年全县蚕桑产业建设工作重点:深入实施强村大户支撑战略,保证3000个养蚕大户、50个蚕桑强村规模数量不减少,将其打造成蚕茧生产主体,努力实现养蚕8万张;大力推广省力节本养蚕技术,加快固定养蚕台建设、扩张小蚕共育量、推广适宜蚕桑机械;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桑园养鸡、稳步发展桑枝食用菌、科学开展桑园套种;规范提升蚕桑产业示范园区,增强示范引领作用;以蚕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组建蚕桑产业有偿服务队。
会议提出了2014年全县蚕桑产业建设扶持方向:一是拟将县蚕种场的蚕种生产成本补贴和蚕种装盒增量补贴纳入财政预算;二是整合涉蚕项目资金,重点对养蚕台搭建、小蚕共育、蚕桑机械应用、蚕桑产业示范园区建设等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予以奖补。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