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江苏如皋江安镇农民户均蚕茧收入1.42万元
 

江苏如皋江安镇农民户均蚕茧收入1.42万元

来源:如皋市蚕桑技术指导站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3-12-18   |  阅读次数:575次

 蚕桑产业是江苏如皋江安镇周庄村主要农业产业,周庄村是江苏省蚕桑特色基地,桑园面积1600亩,2012年发种4527张,桑园规模、年发种在如皋市前列。

   该村在2006年前桑园面积达2500亩,是我市蚕桑生产专业村但是由于市场跌宕起伏。2006年,蚕茧最高价达到每公斤30元,2008年每公斤最低降至13元。2009年又开始回升,价格起落,饲养成本上涨,比较效益下降,加上目前农村临时雇工的日工钱已从2006年40元增加到120元以上,忙时还请不到人;部分化肥、农药价格涨幅达50%。因此,部分蚕农开始毁桑和弃管桑园现象。

   在市场冲击面前,村委会以“稳面积、提质量、增效益”为目标,着力稳定蚕桑产业。通过发放公开信、宣传册,举办座谈会、培训班等形式,分析茧丝市场行情,树立蚕农信心。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桑园春管,推广桑园套种。

   与此同时该村也分析到:但由于体制机制等因素,农民养蚕技术水平较低、蚕茧质量不高;没有蚕丝终端产品,仅是蚕丝的初级加工,附加值不高,产业化经营程度仍然较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这一直阻碍着我村蚕桑产业发展壮大。该村村委看到该村蚕桑生产问题所在,先后成立了如皋市高明镇群益桑蚕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如皋市新丝路丝绸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周庄建站,建立了蚕桑产业示范基地,通过所有蚕农加入蚕业合作社,合作社对蚕茧自烘自卖、自主经营,蚕农真正成为产业主体,通过“蚕农+合作社+公司”运作方式,按鲜茧收购和按股分红对蚕农进行二次分配,减低养蚕风险,提高蚕农效益。这几年来,蚕农效益稳定提高,今年发种4762张,产茧178575公斤,产值857.5万元,户均蚕茧收入1.42万元,为全市之最。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