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全面推进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各项工作深入开展,以项目、民生、创新和服务为载体,逐步建设移民安置区,并立足县情实际,整合有限资源,以“一镇一产业、一村一基地”的产业富民发展计划,大力引导移民做大做强以种桑养蚕、甘蔗种植、养猪等为主导的产业开发,走出了符合该县移民的创业之路。目前,外迁移民和后靠移民共种植桑树1550亩、甘蔗8100亩,网箱养鱼1500亩,种养业已成为移民发展经济促增收的可靠支撑。
近日,该县利用农闲时节,聘请农业专家先后深入到那烈、南新、登金、桑合等移民安置点,对300多名水库移民进行种桑养蚕实用技术再培训,以进一步提高移民的种养技术。通过多媒体授课,专家把桑园的品种选择、种植密度、植后管理、桑叶采摘,以及养蚕的蚕房蚕具消毒、小蚕大蚕饲养、蚕病诊断及防治、上簇管理与采茧等知识,通过图片、文字进行立体展示和呈现,让移民们直观了解种桑养蚕的整套技术,并结合平时在种桑养蚕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现场提问,由专家答疑解惑,通过现场互动切实解决移民在种养业上遇到的技术困难。
据悉,该县于2004年在县城附近的澄江、安阳、地苏3个乡镇设立10个居民点,安置乐滩水电站库区外迁移民3147人,配置耕地人均1.1亩。近年来,该县在有限的土地上做文章,积极引导移民发展种桑养蚕等高附加值农业产业,把65%的土地用于种桑养蚕,今年蚕茧收购价格稳定在每公斤40元左右,每亩桑园年养蚕纯收入可达7000元,移民种桑养蚕积极性高涨,如今,部分移民计划扩大桑园种植面积,部分计划改造低产桑园,为产业发展、移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